![]()
地黃、麥冬、金銀花、拐棗、酸棗仁等中藥材在當地精深加工企業帶動下,全產業鏈條創新發展成效顯著……據統計,隨縣高城鎮中藥材年出口額達3億多元。
中藥材是高城鎮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打造的生態產業、富民產業。近年來,高城鎮著力打造“中藥材小鎮”,聚焦中藥材特色優勢產業,從源頭種植,到生產加工,再到銷售出口,全產業鏈謀篇布局,全方位精準推進,全要素強化保障,推進中藥原料供應基地建設,實施中藥材產業集群項目,打好產業牌,讓藥材變“藥財”。眼下,正是中藥地黃成熟的季節。11月2日,在高城鎮大橋村錢安種植專業合作社地黃種植基地,記者看到大型機械隆隆駛過,一顆顆金燦燦的地黃被深翻出地面,村民正忙著采收撿拾、裝袋、裝車……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地黃生長適應性強,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一般在4月份種植,10月份便能收,種植時間短,資金回籠快。
該基地通過“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模式,今年開始種植地黃,從整地、種植、管護到后期的采收,帶動鎮上脫貧戶40多人就業,實現了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
該基地負責人付海濤說:“今年,合作社種了55畝地黃,每畝收入約1萬元,為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共支付老百姓勞務費27萬元左右。”
![]()
脫貧戶何立清家住基地附近,可獲得土地流轉與基地務工雙收入。她說:“我常年在基地打工,一天工資100元左右,感覺還挺不錯的?!?br style="color: rgb(0, 0, 0);font-family: 宋體;font-size: 14px;letter-spacing: normal;text-align: start;white-space: normal;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高城鎮山水資源豐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較高,適宜中藥材生長。
近年來,該鎮大力推廣中藥材種植,讓中藥材產業成為村集體、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藥”匙。截至目前,全鎮成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16家,種植中藥材總面積3000余畝,涉及地黃、白蘞、金絲黃菊等20多個品種,年產值近1億元。
一顆顆地黃、一朵朵菊花……種植的中藥材,從田間到車間,通過精深加工,能產生多大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走進高城鎮蓬勃發展的中藥材精深加工企業,答案讓人驚奇。在隨縣鴻發土特產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聲轟隆響起,工人們忙碌有序,一包包中藥代用茶包經過分揀、包裝、裝箱等環節,被運往倉庫。
![]()
據了解,該公司成立于2005年,投資1.3億元,目前是隨州市最大的中藥材生產加工銷售出口企業,被譽為湖北省中藥材出口“單打冠軍”。2020年,公司被湖北省林業局授予龍頭企業的榮譽稱號;2022年,被湖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為湖北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多年來,鴻發公司出口韓國、臺灣等地的產品以粗加工金頭蜈蚣、靈芝、枸杞子、當歸、熟地黃等100多種中藥材為主,產品附加值較低。
為進一步發揮中藥材產業優勢,延伸產業鏈,提升綜合效益,去年9月,該公司投入1500余萬元,新建中藥材代用茶標準化生產加工車間,以“湖北十大楚藥”等為原料,研發中藥材代用茶。
該公司董事長宋發亮介紹,鴻發公司聘請了武漢輕工大學教授王璋倩做技術指導,研發出“養心護肝四寶茶”“益仁甘茶”“棗杞根枳茶”等6種中藥代用茶,目前已實現代用茶單項出口4000多萬美元。
“2022年,公司總產值2.86億元、銷售收入2.5億元、出口創匯4200萬美元、利稅2300萬元。2023年,公司將實現總產值3億多元?!彪S縣鴻發土特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宋發亮說:“公司計劃年底投入600萬元,再購買中藥代用茶自動生產線兩條,同時繼續研發代用茶新產品,估計僅代用茶年出口額將超過4500萬美元。”
目前該公司有自己的中藥材種植基地6個,計劃明年在卸甲村新增一個3000多畝的酸棗仁種植基地。
高城鎮的另一家中藥材加工龍頭企業——隨州三元土特產有限公司,去年年產值5000萬元,出口創匯474萬美元。
近年來,高城鎮不斷聚焦中藥材產業發展短板,加大政策、資金、技術、服務等要素投入,大力培育龍頭企業,不斷補鏈延鏈強鏈,促進精深加工提質增效。
![]()
“我鎮將瞄準打造‘中藥材小鎮’目標,繼續引導群眾規?;N植中藥材,力爭全鎮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萬畝。”高城鎮鎮長劉俊說。高城鎮將整合現有20多個中藥材交易點,建設統一的中藥材交易中心,依托線上電商平臺、線下實體銷售,實現中藥材購銷標準化、市場化、便利化、集聚化。同時,支持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促進中藥材一二三產業融合,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來源: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李文軍 黃芳芳 通訊員 張玉國 徐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