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隨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兩會聲音
↓↓↓
擦亮文化名片
打造文旅勝地
隨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墩ぷ鲌蟾妗诽岢觯蔑@文化隨州魅力,持續擦亮炎帝神農、曾侯乙編鐘兩張世界級文化名片。連日來,出席市“兩會”的代表、委員們對于挖掘文化資源、擦亮文化名片、打造文旅勝地提出不少意見和建議。
王文虎代表說,我市文化資源稟賦厚重,打造文旅勝地、建設文化強市,要利用好隨州的世界級文化資源,深入挖掘炎帝文化中蘊含的農耕精神、農耕文明和曾隨文化中蘊含的工匠精神、發明精神、原創精神,激活精神力量,引領隨州發展,實現工業與農業、鄉村與城市有機融合,把隨州優秀特質文化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紅利。
廖志文代表建議,將炎帝文化研究成果向講解、景觀、產品轉化,提升尋根節影響力,打造謁祖品牌。深入研究炎帝文化,發掘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時代價值;拓展炎帝文化傳播的深度、廣度和溫度,增強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將景區打造成“華夏兒女一生必來的地方”;進一步提升辦節品質,在儀程與形式上不斷創新,常態化開展高規格、有影響力的論壇研討,形成權威研究成果,加強宣傳和轉化運用;進一步發展文化產業鏈,將炎帝文化勝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邱雪梅委員說,要持續擦亮文化名片,講好炎帝故事,打造聽訞文化圣地。目前炎帝血緣親情并未納入研究范圍,據《山海經》等古籍記載,赤水氏之女聽訞是炎帝神農氏唯一的妻子,她與炎帝共同治理部落,發明尺、枰、斗等度量衡器具,她不僅是炎帝的伴侶和助手,也是創造文明和文化的先驅者。建議我市在全國率先打造聽訞故里景區,拓展隨州炎帝文旅的范圍和內容,豐富隨州旅游的文化內涵,助力隨州文旅高質量發展。
著力推進
花園城市建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產城融合、有機更新,精心塑造花園城市初步形態。1月9日,參加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的委員們圍繞推進花園城市建設踴躍建言。
段紅琴委員建議,突出“固態保護、活態傳承、有效布局、高效利用”,順應古城肌理、風貌及空間尺度,全面開展城市微空間建設,進一步盤活城市存量空間,提升空間環境品質,凸顯“山水相合、人文相融、新故相推”的城市意蘊,引導千年古城與花園新城融合共生。
薛冰委員說,打造花園城市,是省委賦予隨州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戰略定位的重要內容,是市委市政府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大舉措,對隨州城市建設發展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要緊緊圍繞優化人居環境、提升城市綠化品位目標,開展多層次城市綠化建設,統籌利用主城區中的邊角地、廢棄地等,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依托城市改造和建設的契機,通過花卉景觀節點建設、干線支線花卉美化,連景成線、提升全域花卉景觀。
王天宏委員提出,要增強城市高質量發展源動力。堅持“營城引才”,一體化推進“城、景、文”規劃建設,將隨州文化自信貫穿城市建設全過程。高標準推進草甸子歷史文化街區、文峰街片區、西護城河文化長廊建設,塑造獨特城市風貌,打造一批具有曾隨文化特色的城市“新客廳”,持續擦亮“炎帝神農故里、中國編鐘之鄉”文化名片。
有力有效推進
鄉村全面振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強縣工程,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1月9日,參加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的委員們圍繞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踴躍建言。
黃文博委員認為,鄉村合作公司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對于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鄉村合作公司應加強與其他農業企業和農民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同時,應加強區域聯動,促進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合作,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羅學品委員說,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頭連著農民,一頭連著市場,在引領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要整合政策、項目資源,對產業鏈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支持,鼓勵龍頭企業在具備條件的村建立“龍頭企業+合作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加強田頭市場、產地儲藏、保鮮烘干、食品加工、物流配送等產業設施建設,帶動更多農戶和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更好地參與到農業全產業鏈各個環節。
嚴賢濤委員建議,農文旅融合發展是釋放農村活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有益探索,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加快融合全域旅游產業培育與農業特色產業開發,不斷完善豐富生態農業觀光鄉村旅游體系,以農促旅,以旅強農;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牽引,按照“旅游+美麗鄉村”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模式。
聚力做強
縣域鎮域經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揮省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優勢,提升產業園區集聚力,支持每個縣市區發展1-3個主導產業、培育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依托特色小鎮、鄉鎮工業園,發展一批工業強鎮、農業強鎮、旅游名鎮、商貿重鎮,打造更多鎮域小老虎。1月9日下午,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廣水代表團的代表們就《政府工作報告》展開熱烈討論,大家圍繞聚力做強縣域鎮域經濟積極發聲。
崔傳金代表表示,廣水市將堅持精心規劃、精品建設,推進城鎮化,提升中心城區的首位度,堅持產業提質,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步伐,發揮核心企業帶動作用,做大做強產業鏈,堅持互聯互通,大力推進物流網點、隨信高鐵、公路改擴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交通網,促進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全力再進位、沖百強、創輝煌。
朱建強代表建議,堅持工業興市不動搖,加大對產業園區的支持。在做強園區上求突破,整合要素資源,加大對工業支柱產業的支持;在做強產業上求突破,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為鄉鎮發展賦能,夯實鎮域經濟發展的根基和底盤。
交通是發展的“先行官”。王勝章、王虎、萬曉熙等代表呼吁加大交通建設投入力度,貫通隨州中心城區到廣水城區全天候快速通道,打造隨州與廣水一體的綜合交通體系,助推區域經濟加快發展。
以繡花功夫
推進城市更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用繡花功夫推動精細治理,以工匠精神促進品質提升,持續增強城市吸引力、集聚力,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1月9日,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曾都區代表團討論時,代表們結合工作實際,“小切口”暢談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更新。
楊俊代表建議,加強對部分老舊小區、背街小巷、主次干道架空線纜跨街橫穿、胡亂附掛、松垮凌亂等“空中蜘蛛網”亂象的治理,對已經停用、廢棄的線路集中清除,對陳舊破損、存在安全隱患的線纜及時更新,對凌亂垂落的捆扎成束確保橫平豎直,對新接入的各種線纜督促嚴格執行相關規范,提升城市顏值。
黃成波代表說,城市社區的自建房區域、村灣組往往既不屬于老舊小區改造范疇,也難享受到美麗鄉村建設相關支持政策。建議在城市建設進程中,給予這些區域更多的關注,推進雨污管網改造、亮化綠化、道路升級刷黑、強弱電線規整等基礎設施改造更新,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包艷玲、李鋮鋮等代表從加強機動車停車管理、完善小區周邊農貿市場配套、合理治理城區殘垣斷壁等方面,對推進城市更新提出意見建議。
多管齊下促進
全民急救能力提升
1月8日,參加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開展分組討論??萍?、科協、教育、醫藥衛生界委員聯組討論現場,促進急救知識普及成為委員們關注的重點,大家積極為提高全民急救水平建言獻策。
王能委員說,心肺復蘇術(CPR)、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方法都是生活中利用率頗高的急救技能,但是會用的人不多,建議將急救知識技能培訓作為校園課外健康課,同時在教師隊伍中培養一批急救員,讓老師、家長也參與其中,讓全民急救培訓在社會面鋪開。
王桂蘭委員說,全民急救能力提升需要開展急救知識培訓,醫院和紅十字等機構可以協助,增加急救知識培訓的落地實施性。
李華霞委員說,全民急救知識普及迫在眉睫。目前全市AED數量有限,普及點少,應當加大專業知識宣傳力度,可以開發設置手機一鍵式“急救小程序”,幫助更多人。
據悉,AED是一種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并給予電擊除顫的急救設備,搶救心跳驟停患者的成功率遠高于徒手心肺復蘇,其操作簡單且內置語音提示,便于非專業人員使用。
來源:隨州日報全媒記者包東流 張琴 陳云 王璟天 林超 趙慧林 滕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