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2023年度全市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區創建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召開,介紹全市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區創建完成情況。
2023年,全市共有38項改革事項、42個創建試點入選省級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創建名單,占全省改革事項總量的31%,改革事項、創建試點入選數量分別同比增長123.5%、68%,改革事項涉及住建、稅務、發改、市場監管、政務服務、財政、人社、法治等多個領域。2023年12月22日,省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通報了改革先行區表揚名單,我市共有35項改革事項、39個創建試點通過省級驗收,其中納入國家試點改革項目4項、獲得國家層面肯定和推廣的改革事項1項;省定改革項目28項、地方自主探索改革事項2項。
新聞發布會上,市營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區創建總體情況。隨縣、廣水市、曾都區、隨州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先后介紹優化營商環境省級、市級改革先行區創建的亮點成效。
中國網、湖北日報、湖北廣播電視臺、荊楚網、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隨州日報、隨州廣播電視臺、隨州發布、隨州市政府網、隨州論壇、云上隨州等新聞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
隨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
改革創建總體情況
隨州市營商辦副主任 郭京
全市共有38項改革事項、42個創建試點入選省級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創建名單,占全省改革事項總量的31%,改革事項、創建試點入選數量分別同比增長123.5%、68%。
市營商辦高標準統籌謀劃,在省級先行區改革創建基礎上,各縣市區認真落實創建主體責任,各市直部門切實發揮上下聯動、縱向指導作用,牽頭單位主動擔責、靠前推動,責任單位全力配合、擔當作為,以實際行動推進先行區創建工作。
隨縣自主探索的房屋市政工程“驗登合一”改革事項,實現了房屋建筑工程以及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聯合驗收與所有權首次登記同步測繪、同步審核、同步辦結;
廣水市創建的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改革試點,實現政策查詢、解讀、推送、兌現流程全部線上操作,企業“零跑腿”“不見面”就能暢享惠企政策;
曾都區創建的住宅小區充電樁報裝便捷服務改革試點,被納入2023年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
隨州高新區創建的稅收大數據助企供需“補鏈強鏈”改革試點,充分利用稅收大數據,為企業拓展上游原料供給來源、打通下游產品銷售渠道;
市稅務局建立“辦問協同、全程互動”辦稅繳費服務新模式改革試點;
市住建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中院、市農業農村局、市營商辦等單位牽頭創建的改革項目也在全省獲得表揚。
各縣(市、區)
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
改革創建有關情況
隨縣
隨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劉海
一是聚焦高效便捷,讓群眾辦事更省心。高標準推進“一窗通辦”政務服務改革。在全省率先實行縣鎮兩級服務中心專業人員統一配備,依托“智能辦公系統”共享數據,減少材料比例達35%,平均辦理時長減少70%以上。探索推進建設工程項目“驗登合一”改革,將不動產登記系統、工改系統、多測合一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平臺間數據自動抓取、共享互通。推出“六停五不規范執法便民利企”改革舉措,有效解決群眾停車難問題。
二是聚焦助企紓困,讓企業發展更安心。探索“你諾我辦”辦稅服務新模式,將22個涉稅事項共26項證明資料推行“承諾即辦”“容缺速辦”“免證能辦”融合服務。探索推出“綠稅助企”精準智能服務,依托隨縣綠色發展數據集成分析平臺,共享涉稅信息10余萬條。探索開展信用提升行動,通過建立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發揮信用信息作用,提升信用修復服務水平。
三是聚焦公平正義,讓司法服務更貼心。創新探索公共法律服務融合發展,2023年以來,免費接受困難職工、農民工等群體維權法律咨詢500余次。做優做實“律師閱卷零障礙服務”,研發“檢律通”微信小程序,律師通過小程序可申請綁定案件、申請會見、閱卷等功能。建立健全“一站式”企業維權機制,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維權103件,挽回企業經濟損失827萬余元。
廣水市
廣水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晗鹍
實施惠企政策直達快享這一國家級改革事項,努力把企業“盼的事”變成政府“干的事”,最終成為“舒心事”。同時,聚焦企業準入準營這一社會關切,開展了“深化登記注冊三化”改革,即政務服務窗口建設規范化、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化、登記注冊審查要點標準化。
實施“沒辦成,我來幫”涉稅問題兜底服務改革,解決辦稅繳費過程中因系統、政策、流程、資料等原因形成的涉稅梗阻問題;推行增值稅發票“票易查”項目改革,推出“票速查”微信小程序,實現發票真偽隨時“秒查”、發票數據自動比對、發票入賬重復提醒、發票查驗費用全免。
推行政府采購專員制度改革,解決了過去各單位采購人員數量多、分工散、業務不熟、人員變動大等問題,大大減少了采購項目所需的時間,也降低了各環節風險。2023年,廣水市政采貸資金達到1.16億元。
開展涉市場主體民事執行活動專項監督改革試點,在3個鄉鎮設立檢察聯系點,積極拓展案件線索來源。2023年,廣水市7件案例入選省檢察院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曾都區
曾都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劉永華
瞄準“小切口”精減流程。曾都區開通充電樁報裝全流程“掌上辦”綠色通道,從線上報裝申請到裝表接電最快1個工作日完成,現已建成公共充電樁238臺,有效滿足了不同區域場景的充電需求;
打造“樣板間”優化服務。打造省級試點“一站式”勞動保障維權中心,有效整合勞動爭議專業調解、司法調解、人民調解、勞動保障監察、法律咨詢和援助等力量資源。截至目前,共處理勞動糾紛73余起,高效調解勞動糾紛,切實維護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圍繞“可復制”降低成本。通過省級改革事項“審管聯動”平臺建設,有序銜接行政審批與監督管理工作,成功覆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管理等多個領域,“大件運輸重點貨運源頭單位聯系機制”從以前最快10個工作日縮減到目前“掌上辦”最快2小時,切實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隨州高新區
隨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馮文華
2023年隨州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的亮點成效,就是“領銜兩項創新試點,架設三條綠色通道”。
第一項創新試點:2023年3月,隨州高新區以“運用稅收大數據助企供需補鏈強鏈”先行區創建為契機,創新推出的“隨時鏈”服務項目,有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串珠成鏈”,激活企業購銷的“一池春水”。
第二項創新試點:餐飲質量智慧提升工程。通過“智慧監管”、規范服務,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讓消費者和監管單位通過手機APP實時查看后廚的加工操作實況,倒逼經營主體自管自律、自覺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三條綠色通道”——
一是打通“快速道”。著力打造“辦事不求人”政務服務品牌,堅持標準先行、信用兜底。
二是架起“連心橋”。通過開展多場銀企對接會,幫助轄區內企業共獲得銀行貨款授信金額104.08億元。
三是織密“便民網”。率先在“鄂匯辦APP”推出政務便民服務地圖,直觀顯示隨州高新區基層便民服務場所詳細內容,方便群眾“就近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