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試點改革事項入選2023年度省級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區名單,湖北省營商環境領導小組予以通報表彰。省紀委監委領導、省農業農村廳領導在調研我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時對我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2023年,全市運用“湖北數字農經網”交易項目90宗,成交金額3582.46萬元,實現村集體經濟組織節支增收。
一是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交易體系。隨縣、曾都區、廣水市依托縣(市、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先后成立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鄉鎮依 托鄉鎮財政所先后成立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工作站,各村依托業務需求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點。
二是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監督體系。我市及各縣、市、區已分別成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督管理委員會明確了各單位的職責及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的監管單位,建立了定期不定期會商議事規則、動態監督制度、工作進展情況通報制度等制度,并多次召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推進會,充分發揮監督委員會職能。
三是構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政策體系。出臺了《隨州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關于規范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的指導意見》(隨農監委辦〔2023〕1號),明確了現階段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品種,并對交易主體、交易價格機制、交易方式、變更登記管理進行了規范。各縣(市、區)分別出臺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管理辦法》。
目前,我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市場體系、監督體系、政策體系基本健。其中,淅河鎮和安居鎮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工作中成效顯著,淅河鎮不斷規范農村產權流轉交易 流程,全力助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降本增效,2023年,淅河鎮完成交易70宗,成交金額1873.94萬元,實現集體資產溢價45.95萬元,在村級小型建設項目工程管理上為村集體節約招投標費用300萬元以上;安居鎮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專項治理+社會化服務+財務代理+信息化管理服務矩陣,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與清廉村居建設、適度規模經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和農村“三資”管理深度融合,讓交易平臺成為農業農村發展的“助 推器”。2023年安居鎮運用“湖北數字農經網”完成交易項目10宗,總金額1189.5萬元。其中:建設工程項目7宗,成交額1137.3萬元,節約成本124.5萬元,土地經營權流轉項目1宗,成交額76萬元資源發包項目2宗,成交額為44.6萬元,溢價12.1 萬元,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簽訂規范土地流轉合同 5200余份,流轉面積42960畝;組織農戶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簽訂托管合同3852份,涉及服務面積15.4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