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我市召開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新聞發布會,解讀《關于開展全市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的通知》,宣讀《關于拆除人員密集場所門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的通告》,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市消防救援支隊介紹相關工作舉措。
即日起至2024年3月底,我市將通過集中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曝光、大演練、大約談、大督導、大提升行動,全面排查“九小場所”、多業態混合生產經營場所、人員密集場所、居住場所消防安全突出風險隱患,整治違法違規施工作業和生產經營、安全疏散條件不足、違規設置防盜網和廣告牌、易燃可燃保溫材料和裝飾裝修等八大類問題,壓實最末端火災防范責任,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和有影響的火災事故發生,確保全市消防安全形勢穩定。
中國網、湖北日報、湖北廣播電視臺、荊楚網、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隨州日報、隨州廣播電視臺、隨州發布、隨州市政府網、隨州論壇、云上隨州等新聞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
解讀《關于開展全市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的通知》
市政府副秘書長曾浩
集中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曝光、大演練、大約談、大督導、大提升“七大行動”。
宣讀《關于拆除人員密集場所門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的通告》
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馮明靜
近期,全國多地人員密集場所發生有影響火災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提高人員密集場所組織逃生和滅火救援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現就拆除人員密集場所門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的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開展消防安全檢查。人員密集場所立即組織開展防火檢查、巡查,嚴禁在門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鐵柵欄、鐵絲網等障礙物。
二、及時消除火災隱患。人員密集場所發現火災隱患的,應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隱患。已在門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的,應當主動拆除。
三、加強消防培訓演練。人員密集場所立即組織全體員工進行消防安全培訓,落實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開展消防演練。員工應當知曉本場所火災危險性,會報火警、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逃生和自救。
四、開展消防安全提示。人員密集場所應當向公眾提示本場所安全逃生路線、安全出口位置、遇到火災等緊急情況如何逃生自救;提示本場所逃生設施、器材放置部位和使用方法。
本通告所稱人員密集場所,包括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客運車站候車室、客運碼頭候船廳、民用機場航站樓、體育場館、會堂以及公共娛樂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和集體宿舍,養老院,福利院,托兒所,幼兒園,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和員工集體宿舍,旅游、宗教活動場所等。
人員密集場所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消防法律法規,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公眾在人員密集場所發現門窗上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的,可以通過電話、來信、來訪等方式,向當地消防救援機構舉報。
人員密集場所在門窗上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的,由消防救援機構責令改正,并對單位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經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機構依法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此通告。
國家消防救援局
2024年2月1日
大家關心的問題還有哪些
看看現場解答
??
一是強化自主管理。指導人員密集場所按照標準要求,規范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行為,建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災隱患自除、消防責任自負的自我管理與約束機制,督促企業加強全員培訓和應急演練,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二是強化指導監督。采取服務指導、監督抽查、舉報核查、錯時檢查、專家檢查等各種方式,堅持執法與服務相結合,開展精準檢查,提供技術指導,幫助企業單位紓困解難。
三是強化行業監管。對已經明確監管職責的場所,按照“三管三必須”原則,推動相關部門依法履行行業消防安全監管責任,開展標準化管理。尚未明確職責的新業態新領域,按照“誰主管誰牽頭、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原則,聯合文旅、教育、商務等部門明確劇本娛樂、校外培訓機構、托育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監管職責,建立協同機制,形成監管合力。
四是強化隱患整治。緊盯賓館、商場、學校、醫院、養老院、“廠中廠”勞動密集型企業等重點場所,解決營業期間動焊施工作業、易燃可燃材料裝飾裝修、占堵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外窗安裝鐵柵欄和廣告牌、消防設施損壞停用等突出問題,及時消除隱患,降低火災風險。
市應急管理局三級調研員劉濤
答:為切實加強我市煙花爆竹銷售旺季安全監管工作,應急管理部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強化宣傳引導。通過電視、網絡、報刊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告知煙花爆竹管理規定,加大對違反規定銷售煙花爆竹行為的曝光力度。采取張貼通告、發放公開信、簽訂承諾書等多種方式,深入做好煙花爆竹安全經營的宣傳教育工作。
二是強化源頭管控。嚴格流向和質量管理,要求煙花爆竹批發企業嚴格做好煙花爆竹產品流向登記工作,做到購進產品登記手續齊全。嚴禁銷售超標違禁和“假大空”產品。嚴格配送管理,嚴禁超量配送和超范圍以及向無證經營戶配送。配送車輛符合國家有關危險貨物安全和運輸規定的標準,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和安裝火花熄滅器,懸掛警示標志。
三是強化經營許可。按照保障安全、方便群眾、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總量控制的原則,制定和審批煙花爆竹經營布點規劃。零售店不得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不得設置在城鎮居民集中居住小區內,不得密集布置。嚴格執行煙花爆竹經營管理65號令和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
四是強化打非治違。聯合公安、市場監管、消防等部門加強煙花爆竹銷售市場監管,嚴查非法經營、非法儲存煙花爆竹違規違法行為。加強對門面房、出租房以及城郊接合部偏僻區域的排查,搗毀一批超量儲存窩點,收繳一批非法煙花爆竹,切實消除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現實隱患。
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副支隊長饒曉英
答:一是堅持全警動員。明確派出所所長為配合消防救援部門開展消防監管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所領導為具體責任人,專(兼)職消防民警、村(社區)責任民警為直接責任人。組織召開重點監管的“九小場所”約談培訓會,告知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和相關工作任務及標準,進一步壓實消防安全主題責任。
二是堅持嚴格治理。以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為基本單元,采取“分片、定點、包干”的形式,組織派出所民輔警,會同基層相關治理力量,配合消防救援機構對重點監管“九小場所”和轄區經營門店,按照主體責任落實、排查單位全面、隱患整改精準、宣傳培訓到位的要求,逐一進行入戶消防安全檢查排查,重點整治、嚴格查處一批消防隱患和違法行為。對排查發現的問題隱患,要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督促整改;對逾期和拒不整改的,嚴格依法實施“五個一律”,確?!熬判鏊蓖怀鱿离[患發現得了、整改得好、查處得快。
三是堅持常態監管。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組織派出所對重點監管“九小場所”消防安全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建立“紅、黃、綠”三色預警、動態預警機制。對消防安全狀況較好的地區和單位實行綠色上報,確定為基本放心場所;對存在一般隱患且能立即或較短時間內整改完畢的實行黃色預警,進一步加大檢查督改頻次;對檢查發現存在重大火災隱患或需要緊急采取消防強制措施的,發出“紅色警告”,函告屬地消防救援機構,迅速有效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消防安全。
四是堅持多維宣傳。組織全市公安機關采取“網上+網下”、“傳統+科技”等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政工部門將消防安全宣傳納入當前公安宣傳工作的重點內容,集中編制宣傳資料,充分運用新聞、報紙等傳統媒介,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宣傳消防安全工作、曝光典型案例,廣泛警示社會,形成強大整治聲勢。深入“九小場所”和城鄉社區,通過發放消防宣傳資料,播放消防安全提示語,講解用火用電用氣安全知識, “手把手、面對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傳播消防安全知識。派出所社區民警做到時時講、處處講、人人講,不斷增強轄區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安全自覺。
五是堅持警消聯動。采取日常調度、工作檢查等方式對大整治行動進展情況進行督導。市、縣公安機關、消防救援機構組成聯合督導組,每月至少開展一次行動專項督導和暗訪督查;市公安局每周對各地公安機關開展大整治行動進行一次視頻會商調度,安排部署下周工作;市公安局治安管控中心每日收集各地治安部門專項行動情況,督促出所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市公安局將結合督導情況,對大整治行動不盡職、不負責、不落實的予以通報批評,對轄區“九小場所”等火災起數同比上升幅度較大的,對派出所相關工作責任人實施約談,對因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不落實、監管不力發生亡人和有影響火災事故的,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