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全市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大會上,市委書記錢遠坤點贊了以改革創新成就的農產品借船出海的大洪山現象、專汽推陳出“貴”的316現象、新能源產業聚鏈成群的綠島現象、文旅乘勢出圈的銀杏谷現象、層出迭代的企業家群星現象、熱帶雨林式的隨和禮樂現象。
隨州日報推出“改革創新的‘隨州現象’”系列述評,解析這“六大現象”的成因、內涵和啟示,以進一步振奮精神、鼓舞士氣,放大“隨州現象”效應,促進思想解放、學習轉化,形成推動隨州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氣場,加快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
敢為人先,弘揚企業家精神
——“層出迭代的企業家群星現象”解析
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
回望改革開放的時代樂章,企業家群體無疑是富有活力的躍動音符。隨州乘著春風,實體經濟一路“繁花似錦”,一大批有膽識、勇創新的企業家茁壯成長,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徐德、雷于國、喻信東、戴百雄等“創一代”緊跟產業裂變成群、轉型升級,堅持創新創造,無中生有,有中生優,把企業做大做強。程阿羅、羅圓、熊自強、王旭等“企二代”“創二代”擁抱時代步伐,融入新理念,引進新技術,推動企業邁向更高的高度。一代又一代企業家搏擊商海,后浪推前浪,百舸爭風流,形成了層出迭代的企業家群星現象。
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敢為人先、開拓創新、實干擔當的企業家精神特質,看到了搶抓機遇、追求卓越、識變應變的企業家睿智氣質。這種精氣神引領企業家不斷突破自我,接續“二次創業”,把企業做優做強,同樣激勵著后來者砥礪前行、勇立潮頭。
群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市場的培育,環境的滋養。改革開放的市場經濟推動,催生了企業家群星;歷屆黨委政府大抓實體經濟,營造創業創新的良好環境,成就了企業家的層出不窮;企業家們傳承弘揚企業家精神,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帶動了企業家的更新迭代。
當前,經濟逐漸恢復回升向好,信心更足,質量更高。作為全國一隅的隨州,在大環境大趨勢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加需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培育新質生產力,鼓勵引導企業家堅守主業、做強實業,成為推動經濟穩進前行的生力軍,以一域之精彩為全域添光彩。
我們弘揚企業家精神,要樹立大抓經濟的鮮明導向。當前,發展仍是第一要務,經濟建設仍是中心工作。過去一年,我市堅持穩中求進,拼出了“好”的勢頭,厚植了“特”的優勢,提升了“進”的質效,規上工業企業規模達到764家。要深化對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堅持“產業興市、工業強市”,推動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強專汽、農產品加工、文旅等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催生更多的企業家。
我們弘揚企業家精神,要更好發揮企業家主體作用。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靈魂。我市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占到了90%,這些都是經過市場洗禮、在企業家的帶領下成長起來的。一批“企二代”“創二代”敢想敢干,運用新技術新科技勇于突破,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前行者,培育著新的增長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多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弄潮兒”大展拳腳,敢向前一步,彰顯“創新者”與“實干家”的本色,強企興業的同時引領產業轉型升級。要尊重企業家的發展模式,放手他們去創新創造,鼓勵他們去開拓市場,多給試錯以寬容,少些阻礙的牽絆,培育引領行業潮流的企業家、大企業。
我們弘揚企業家精神,要營造優質的營商環境。一個地方好不好,關鍵看企業家多不多、好企業多不多、企業成長得快不快。我市連續舉辦的“企業家故事會”,持續推動營商環境的改善。目前,全市市場主體已突破30萬家,2023年新增市場主體4萬多家,其中企業9700多家。要傳承好“信義由禮、樂和來儀”的城市特質,營造“人人都說家鄉好,個個善幫企業忙”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家時刻C位出席,堅持守禮守信、重諾重行,構筑城市發展與企業壯大、人才成長相融共生的命運共同體。要落實惠企政策,堅持問題導向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大力營造重商、親商、愛商、護商濃厚氛圍,推動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要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支持企業開展技改擴能、科技創新,鼓勵更多“企二代”“創二代”搏擊商海,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讓創業者創新者成長為企業家。
企業興,城市就興;企業家強,城市就強。新征程上,我們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弘揚企業家精神,培育壯大企業家隊伍,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譜寫隨州發展新篇。
來源:隨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