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因為工作壓力大,還是疫情三年讓人莫名壓抑的原因,我竟愛上了跑步。不知不覺中,分泌多巴胺的跑步已經融入了我的日常,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當晨曦初露,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我已經開始了奔跑,讓心靈跟隨腳步一起自由飛翔。
2023年是我出差最多的一年,廣州四次,上海三次,西安兩次,北京三次,開封一次,東莞一次,海南一次,香港一次,還有非洲肯尼亞和加納之行……每次行李包里面一定有雙跑鞋。我用腳步丈量過北京天安門、上海東方明珠、香港維多利亞灣、開封的劉邦楚漢風云、西安的大唐盛世……每一段旅程,每一次奔跑,都成了我人生中寶貴的記憶。
人生沒有什么煩惱是跑一場馬拉松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跑兩場。2023年,我有幸參加了五場馬拉松比賽,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11月12日的南昌馬拉松。清晰地記得當時跑圈15人報名,最終中簽兩人,我算其中幸運的一個。當晚,在南昌領取參賽包時,我驚恐發現自己竟然誤報了一個“全馬”!這對一直跑“半馬”的我來說意味著什么?!我的極限是21公里,而“全馬”是42.195公里!惶恐不安的我晚上吃飯一點心情都沒有,反復糾結要不要明天參加。但真的放棄我心又不甘,無奈之下打了三個朋友的求助電話,前兩個朋友了解到我的跑量和跑速很低的情況后都象征性的安慰我,“中了簽就跑唄,跑不動大不了上收容車”,而第三個朋友卻給了我不一樣感受、給了我極大的信心,他說:“沈總,你帶領萬松堂歷經二十多年風雨,什么事沒有經歷過,還干得那么好,作為領頭人,難道這次不想挑戰下自己?!”或許正是這句話觸動了我的內心,激發了我的斗志。挑戰自我、超越極限、頑強拼搏、永不放棄,不就是我心中的馬拉松精神和干事創業的企業家精神嗎?就算我最終沒能跑過終點,相比因為害怕退縮放棄來講,我就已經成功了。就這樣我決定勇敢面對,挑戰自己的極限。
運動的精髓不在于與他人拼勝負,而在于專注與自我超越。我帶著穩定的配速,合理的節奏,堅持到底的信念順利起跑。當跑到半馬21公里的時候,發現體力還不錯;當跑到30公里的時候,我感覺我還能堅持;當跑到最后的兩公里的時候,我想說人生第一場“全馬”的曙光就在眼前?!叭R”的關門時間通常是6小時15分,當我沖過終點回頭看向大屏幕——“5小時零2分”,那一刻,我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當我掏出手機,看到一個朋友的信息:“生日快樂!”時,原來今天是我的生日,不知是淚水還是汗水,模糊了我的雙眼。
在自己生日當天完成人生第一場“全馬”的特殊經歷,不僅讓我體驗到了跑步的樂趣,更讓我找到了內心的力量。我們一旦經歷過馬拉松的虐,體驗過一步一堅持的難,就不再畏懼生活的累,坦然面對人生的苦。在今后的日子里,再遇到工作、生活上的不順心,想想我第一場五個小時的馬拉松,好像一切都不在話下。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人生就像馬拉松,獲勝的關鍵不在于瞬間的爆發,而在于途中的堅持。有人比你跑得快,也一定有人比你跑得慢,只要我們步履不止,逐心而行,心中有光,必有遠方!
想想這些年跑步對我來說就是如此:它帶給我的快樂是那些獨處的時光,慢跑時的怡然自得,快跑時的盡心竭力,奔跑過程腦子什么都不想的放空體驗,還有跑完后那種全身放松,猶如踏在云端的安靜柔和美妙的感覺。
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在有生之年跑一百場馬拉松。每年跑5-6場,還跑二十年,“百馬人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一個人可以跑很快,一群人才可以跑很遠。
在我的感召下,我家庭三兄弟都愛上馬拉松,在荊州馬拉松,我們三兄弟同跑事跡還上了湖北電視臺。同時我們單位萬松堂已有三十余人愛上了馬拉松,一起跑步和參賽成為了大家工作之余的共同興趣愛好。在一次次漫長的奔跑過程中,收獲的不僅僅是身材的變化,更多是你對生活態度的改變,在持續的堅持中學會更好地與自己相處。
不辜負時光,不蹉跎歲月,最美好的人生,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頭有一路的故事,低頭有堅定的腳步,抬頭有清晰的遠方。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萬松堂的事業伙伴們一起在白發蒼蒼的時候,來場慢跑馬拉松,笑看路途中永遠都不一樣的風景!
馬拉松,跨越千里奔赴你,只為刷新更好的自己!
來源:萬松堂健康集團董事長沈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