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美鄉村建設啟動以來,張家井灣村將黨建引領作為紅色引擎,把群眾作為村莊建設中的“主人翁”,共同締造美麗家園。
“對于和美鄉村怎么建,我們充分聽取村民的意見,真正做到共建共治共享?!睆埣揖疄炒妩h支部書記劉安然介紹。村里先后開展了“院場會”“板凳會”20余場,黨員群眾代表大會10次,走訪覆蓋率100%,收集群眾意見建議86條,實現干部帶頭、黨員示范、群眾跟著干。
在集體的感召下,村民們的共建熱情高漲,張光亮主動捐出自留菜園,張世民祖孫三代回村耗資百萬元新建共柵墻共院房屋,在外鄉賢主動捐贈風景苗木美化村灣……“小廣場上的裝飾墻用到的灰瓦,都是從村民舊房頂上拆下來進行廢物利用的,大家能出錢的出錢,能出力的出力,真正把村莊建設當成自己家里的事。”劉安然說道。
在特色民居改造、庭院環境整治等建設中,50余戶村民參與其中,大家你一鍬我一鏟,共同完成房前屋后環境整治,自愿參與公共設施建設。張光亮說:“我就想為自己家鄉建設獻一份微薄之力,希望我們村能建設得更加漂亮。”
曾經淤泥堆積的塘堰如今清澈見底,游魚嬉戲、碧水蕩漾,濱水步道蜿蜒延綿,引眾多村民駐足觀賞;曾經雜亂的田地成了干凈、整潔的田園生態觀光區;原本泥濘的小路,現在全部硬化為干凈整潔的柏油路……漫步其間,處處皆景。村民王剛說:“在農村待了一輩子,沒想到有一天村子會變得這樣漂亮。”
“村里經過整治,環境變好了,住著特別舒服,一點兒都不比城里差。”正在門口曬著太陽擇著菜的7組村民賀從芹樂呵呵地說。每天打掃院子和門前的衛生,整理房前屋后綠植花草,也成了她的“必修課”。她說:“村里環境變美了,我們自然也得把家門口收拾干凈,為集體增光添彩。”
人居環境的整治固然重要,如何維護整治成效,讓村莊常靚常新、內外兼修,張家井灣村也有妙招。村里開展了“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評比活動,用身邊典型來教育引導村民,形成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崇善向上的良好風尚。該村還將衛生創建、村風民俗等納入積分管理,通過評優評先、積分兌換激勵群眾共筑文明村灣。
村容村貌發生變化的同時,產業發展也蒸蒸日上。近年來,張家井灣村先后引進了湖北一佳液壓機械有限公司、隨州市興業汽車電器有限公司、隨縣富安商砼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業。該村還在打造優質糧油、蔬菜等特色產業上下功夫。隨州市愛國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落戶該村,開展糧食規?;N植,為萬余戶農戶提供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湖北瓊圃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聯合當地農戶組建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展有機蔬菜種植,300畝泡泡青年均產值達80余萬元。
人居環境干凈整潔、特色產業“多點開花”……“我們將進一步充分發動群眾,以鄉村合作公司為載體、以電商中心為依托、以蔬菜產業為支撐,共同締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劉安然說。
來源:隨州日報
記者:劉詩詩 徐斌 王聰瑩
編輯:伍雅兮
編審:陳曉林
監制: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