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元首共賞“音樂會”
隨州元素“青銅編鐘”受關注
5月16日下午,“中俄文化年”開幕式暨慶祝中俄建交75周年專場音樂會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
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共同欣賞由中俄兩國藝術家聯袂呈現的精彩文藝演出。
在舞臺的正中央,赫然看見一套編鐘的身影,演奏者手執木槌和鐘錘,有規律地敲響掛在鐘架上的大小編鐘。
一聲聲鳴響時而清脆,時而雄渾,不同的音符構成了一曲美妙絕倫的編鐘古樂,仿佛天籟之音。
據隨州市博物館館長項章介紹,音樂會上中方藝術家演奏的38件套青銅編鐘(復仿制),左右兩邊的甬鐘分兩層懸掛,中間鈕鐘與下層甬鐘分三層懸掛,借鑒了隨州出土65件曾侯乙編鐘和36件擂鼓墩二號墓編鐘,為達到完美演奏效果,該套編鐘鐘體內壁與隨州出土編鐘一樣,均已校音呈“一鐘雙音”的音樂效果。全套鐘架的彩繪花紋,也均取自曾侯乙鐘架紋飾。
▲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打擊樂專業學生參加演出
編鐘被譽為"國之重器",古代只有在出征、祭祀、朝會等重大場合才會奏響編鐘,現如今,青銅編鐘作為禮樂重器,代表大國形象,先后出現在2016年中埃文化年、G20德國峰會、2017年特朗普訪華、中印兩國領導人的會晤等重要場合,編鐘演奏不僅奏響了中國好聲音,更充分彰顯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到目前為止,出土的所有編鐘中,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就是曾侯乙編鐘,2009年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隨州“中國編鐘之鄉”稱號。
來源:隨州日報
記者:王聰瑩
編輯:伍雅兮
編審:陳曉林
監制: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