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隨州,一見鐘情!
5000多年前,人文始祖炎帝神農誕生于隨,開創了華夏農耕文明;2000多年前,青銅樂祖國寶編鐘鑄造于隨,銘刻人類第一本音樂教科書;1000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游歷隨州并留下“彼美漢東國 川藏明月輝”的禮贊。
隨州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如今,已發展成為工業、農業、旅游業交相輝映的魅力新城,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專汽之都、中國蕙蘭之鄉、中國香菇之鄉。
6月3日至6月10日,為期8天的隨州“尋根文化周”活動,帶你了解神韻隨州的無限魅力!
有神農洞、炎帝圣像、謁祖廣場、炎帝大殿、百草園等 60多處人文和自然景觀。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炎帝誕辰,海內外華人華僑齊聚炎帝故里,參加拜祖大典,感沐始祖恩澤。隨著“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連續15年的成功舉辦,炎帝故里景區也成為了全球華人共有的精神家園。
大洪山景區是湖北省唯一一座獨立內山,主峰寶珠峰海拔1055米,素有“楚北天空第一峰”盛譽。這里風光美、地質奇、溶洞多。在寶珠峰,可以觀日出、賞云海,體驗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隨州厚重的歷史文化為主題,以生態和文化景觀建設為主線,著力打造以展示神農文化、編鐘文化、季梁文化、隋文化為代表的具有濃郁地域文化特色的隨州文化大觀園。
隨州市博物館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學研究、宣傳教育、文物考古及編鐘演奏于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藏品以商周青銅器居多為特色,被譽為“青銅器王國”,其中,西周鄂國銅器群、兩周曾國銅器群為鎮館之寶。2020年12月升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曾侯乙墓遺址是戰國早期諸侯國曾國君主“乙”的墓葬。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等文物,多達15404件,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珍品,其中有8件被定為國寶。其中,出土的大型曾侯乙墓編鐘,被譽為我國古代編鐘之最,并以其數量之多、鑄造之精、保存之好、音律之全、音域之廣、音色之美、樂律銘文之珍貴,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觀”。
景區內共有原生態的野生銀杏樹510萬棵,其中百歲以上銀杏樹1.7萬多棵,千年以上銀杏樹308棵。該景區以田園風光的古銀杏樹為特點,敘說著人與自然和諧的中國傳統哲學文化理念。千年銀杏谷之美,美在四季,美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四季輪回之中。
女兒國溫泉、西域風情大巴扎、百妖石林、七十二變動物園、凌云渡玻璃橋、紅孩兒樂園、西游飛仙、蟠桃園、玫瑰花海、大鬧天宮、八戒藝術中心……
這兒是地道的純中式西游主題樂園,有著“東方西游記,西方迪士尼”的美稱。
自在大洪山,醉美琵琶湖。這兒島嶼百座,被譽為“華中瑤池”。景區內水無聲、山里、半島鐵盒民宿掩映在湖邊島嶼之上、山水相依、各具魅力,種植茶樹800余畝,可謂山美水秀、茶香魚歡。
萬畝茶園,研學休閑。這兒以鑲嵌在茶園中的山水景物為點綴,開發了“沐春風、浴茶香”“茶園迷宮”“茶海自行車漫游”“茶療體驗”“手工采茶制茶”“民俗歌舞茶藝表演”“DIY茶具”等一系列項目,有機地將神農文化與茶文化結合在一起,不僅豐富了旅游業態,更彰顯了茶旅融合的特色。
西游記漂流堪稱“千里淮河第一漂”。精心打造自然風情與文化韻味濃厚的綜合性漂流區。漂流全長達9公里,落差110米,有S型彎道9個,急流險灘30多處,漂流時長2個多小時。
巍巍桐柏山,烽火田王寨。景區內地勢險要,自然景觀十分獨特,擁有落差136米的月兒崖瀑布、最大高差260米的月兒崖石壁、鷹子嘴、柜子石、紅石巖、無風垛、金獅搖鈴等自然景觀。古寨始建于元末,鼎盛于明清,素有“華中第一寨”的美譽。
以桐柏山這個天然中藥材寶庫為依托,發展道醫康養旅游。景區內中草藥資源豐富、奇山異石眾多、山泉瀑布隨處可見,桃花潭瀑布、桃花塢、信義寨、憋死牛、仙人洞、回龍灣、野豬窩等景點眾多,星羅棋布,特別是盛夏時節,螢火蟲聚集,是觀螢的好去處。
神農部落景區始終以神農文化為主線,展示完整的神農文化體系,打造神農本草農耕文化主題園、淮瀆文化博物館、三皇五帝文化園、天干地支廣場、太陽神祭祀園、炎黃溪谷地質公園、黑山寺民宿群落等核心項目,是集生產式、體驗式、文化性、休閑度假和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徐家河湖面廣闊、水質清澈。庫區周圍有應山“三臺八景”之一的云臺觀,云臺觀山勢陡峭,白云縈繞,氣勢恢宏。站在山頂極目遠眺,百余里內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主峰上建有烈士紀念碑,是新四軍與日寇浴血奮戰的見證。庫區周圍還有雷打石、擱腳山、仙人橋等奇特景點。
這里以山峭林茂、澗幽泉清而聞名。氣勢磅礴的懸瀑、蒼翠嫵媚的山巒、澗壑幽深的峽谷、風光旖旎的潭池等自然景觀,以及名關古寨、紅色歷史等人文景觀,構成了三潭景區最引人入勝的游賞內容。
景區依山傍水,石屋成片,柿樹成林,一條小溪穿村而過,被譽為現代版的桃花源,是中國傳統古村落、國家級美麗鄉村、國家級森林鄉村、湖北省鄉村旅游重點村。
這里溝深谷窄、林茂叢生、瀑布連串、飛銀瀉玉、錯落有致、各有千秋,從上至下有天口碗、龍宮、龍潭、龍門、二龍戲水、松林灣等18處瀑布。其中,“天口碗”瀑布尤為壯觀,落差40余米,而空間直徑僅7米。
一山三島,水域面積廣闊,灣內曲水環山,回峰抱水,煙波浩渺,亭臺樓閣各具特色,是一個集旅游、觀光、休閑、餐飲、會務、拓展、游樂、采摘、露營、垂釣等于一體的大型旅游綜合區,是鑲嵌在長嶺腹地的一顆璀璨明珠。
景區將月光海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詩仙李白文化、廚祖詹王飲食文化等獨一無二的人文遺產融入建設,致力于打造“后工業、后景區、后疫情時代”的露營體驗目的地、隨州郊游休閑地、武漢后花園戶外旅行地,布局有停車區、地標門、水寨區、服務區、房車區、漁火區、木屋區、休閑區、帳篷區、星空區、漁火道,配套有生態環湖棧道、木屋房車露營基地、生態餐廳、特色嗨吧等旅游設施,可容納酒店住宿120人、帳篷住宿300人、戶外露營1000人,是集生態觀光、親子度假、商務休閑于一體的綜合生態露營景區。
九口堰綜合教育基地是以一館、一園、一處烈士紀念碑,一處烈士公墓和分散在紀念館周圍5公里范圍內的12處革命舊址組成,形成連片的革命舊址群。
來源:湖北畫報文旅融媒
編輯:伍雅兮
編審:陳曉林
監制: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