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法治的保障,群眾的幸福生活需要法治的守護,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法治的支撐。2023年,在持續深化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中,市委依法治市辦動員各地、各部門積極發揮職能優勢,在本職工作上先行一步、更實一層,不斷續寫“保障新發展 法治惠民生”實事的行動篇章。根據前期優秀實事項目的推薦、評審,現選取部分實事項目予以展示,激勵各地、各部門繼續以求真務實的作風、鍥而不舍的精神、久久為功的韌勁,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和市場主體可感可及的實事,切實增強法治隨州建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隨縣市場監管局以探索開展信用提升行動為抓手,從信用培育、創新監管、優化服務三方面聚焦發力,形成有效的信用監管服務機制,提高守法守信市場主體獲得感。
推行信用培育、提升信用合規能力
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
事前預警提醒。對年報公示即將逾期和報送錯誤的市場主體,及時通過電話聯系、短信提醒、政府網站公告等形式進行提示警示,及時履行公示義務。2023年以來已發布信用修復警示5000余次。實施差異化監管。統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對信用風險低的企業進一步降低抽查比例、減少抽查頻次,最大限度實現“無事不擾”。2023年以來,隨縣63個雙隨機抽查任務中,均有信用風險等級實際應用。落實首違免罰制度。2023年下達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13件。對未在規定期限內報送2022年度年報的經營主體實施服務性執法,給予1個月寬限期,可免于行政處罰。
推行信用培育、提升信用合規能力
開通“線上+線下”信用修復雙渠道,依法依規實現“能修盡修”。通過線上信用修復實現信用修復“零跑腿”“零見面”,經營主體“足不出戶”即可申請信用修復。辦理時限由3個工作日縮短為即申即辦,轄區18個市場監管所均開展信用修復業務,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設置信用修復“快速通道”,實行“現場辦”“立刻辦“。與金融機構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搭建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幫助誠信中小微企業依靠良好信用破解融資難題,2023年幫助轄區內182戶企業獲得信用融資貸款3200余萬元。利用湖北省市場監管大數據分析系統將經營主體分為未年報列入異常、已補報年報未申請移出異常名錄、通過登記住所無法取得聯系和基本符合行政處罰公示信息條件分類,精準指導市場主體開展信用修復。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暨2023年度專題述法會議召開---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動工作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風
●【隨州市2023年度法治惠民惠企風采展示⑨】隨州知識產權局:為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添油”“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