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充值游戲幣
免費贈送游戲皮膚
……
游戲平臺或直播間里
彈出的各種誘人小廣告
孩子們以為撿到了便宜
其實都是騙子設下的陷阱
近日,13歲少女
玩游戲被騙萬余元
民警偵查深挖
抓獲兩名電詐嫌疑人
真實案例
“警察同志,我們遇到了騙子?!?/strong>2023年11月,黃石市民鐘婆婆領著孫女小圓(化名)來到黃石市公安局開發區·鐵山區分局向民警求助,稱孫女玩游戲時遭遇了電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經了解,小圓在觀看游戲直播時加入了一個免費贈送游戲皮膚的群聊。剛入群就有人私信小圓,讓她提供游戲昵稱并進入網絡對話界面,要給她發來領取皮膚的二維碼。得知可以免費領取游戲皮膚,小圓很高興,立馬登錄掃碼,然而卻顯示操作失誤。
小圓向對方咨詢出現故障的原因。對方聲稱其提供的網絡社交賬戶涉嫌違法犯罪,需要解除風險,否則賬戶將永久凍結,還會面臨法律嚴懲。在對方的“恐嚇”下,小圓按照其要求,將奶奶的銀行卡綁定到支付寶和云閃付,隨后提供了銀行卡號和驗證碼,并向指定賬戶分兩筆轉賬轉賬10997元。
“這個案件不同以往辦理的電詐案,資金不是進入個人賬戶,而是第三方支付平臺?!?/span>詳細詢問事情經過之后,黃石市公安局開發區·鐵山區分局刑偵大隊民警表示。
警方立即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涉案賬戶進行深挖細查,結果發現涉案賬戶對應人員的身份存在造假嫌疑,案件一時之間陷入僵局。
經進一步分析研判,警方查明涉案資金進入了第四方支付平臺,辦案民警迅速奔赴上海等地進行核查,最終鎖定河南男子張某和葉某有涉案嫌疑。經過努力追蹤,民警分別于今年2月26日、3月20日成功將兩人抓獲歸案。
到案后,張某、葉某對其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據他們交代,去年11月,張某得知有一份輕松賺錢的“兼職”,僅需提供本人身份證照片做一張假身份證,然后手持虛假身份證和營業執照,拍攝申請開通第三方支付賬戶的視頻,再提供給他人,就能獲取200元報酬。
在利益的驅使下,張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拍攝了一段幾十秒的視頻,當即獲得200元報酬。眼看來錢如此容易,張某心動不已,萌生了做中介賺取差價的念頭,于是主動聯系好友葉某等人。禁不住金錢誘惑的葉某也參與其中,非法獲利150元。張某還通過介紹他人拍攝申請開通賬戶的視頻,從中抽取提成,共計牟利300元。
得知為了區區數百元報酬涉嫌違法犯罪,坐在審訊室里的張某和葉某懊悔不已。在民警的耐心勸導下,葉某主動向受害者小圓退還了被騙錢款,并表達了深深的歉意。
目前,張某、葉某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套路解析
騙子在網絡發布“出售游戲裝備”“免費領取獎品”“免費領取游戲皮膚”等虛假信息,誘騙學生添加好友。
添加好友后,騙子向受害人強調“贈送”“不花錢”或“低價”等誘人信息,利用未成年人涉世不深、易于操控的特點,哄騙、套路未成年人使用家長手機進行轉賬操作。
轉賬后,騙子會要求未成年人刪除聊天記錄、轉賬短信等信息。等學生自己醒悟過來發現被騙時,騙子便會將其拉黑。
素材來源|黃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