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今年,我們將迎來第40個教師節。
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好老師,總有一個瞬間、一句話、一件事,讓你銘記。為致敬扎根教育一線、潛心教育教學的優秀教師,隨州市教育局聯合隨州日報社推出“隨州好老師”系列報道,展示一批優秀教師風采,感受他們的教育情懷。
她恪守清貧、真情育人,用知識點亮孩子們不一樣的明天;她求真務實,愛崗敬業,用愛心引導一批又一批學生成長成才;她學而不倦、不斷創新,先后榮獲“廣水市美育工作先進個人”“廣水市骨干教師”“廣水市優秀班主任”等榮譽。她,就是廣水市永陽學校教師沈滿紅。
“我愿意去渡蟻橋,輪崗交流有苦有甜”
在廣水市城區,一條隧道連接兩所學校。一所叫永陽學校,生源爆滿;一所叫渡蟻橋學校,生源不足。
如何破解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2023年4月,永陽學校和渡蟻橋學校被確定為省級“教聯體”試點。
永陽學校征求教師意愿,鼓勵骨干教師自愿報名到薄弱學校交流任教,不少教師在了解渡蟻橋學校“現狀”后,都沉默地低下頭。作為中層干部的沈滿紅,第一個站出來主動報名,帶著責任和期待,踏入永陽學校渡蟻橋校區。在她的感召下,不少教師也紛紛報名到渡蟻橋學校輪崗交流。
沈滿紅說,學校和班級是一個集體,要讓孩子們手拉手一起進步、一起成長,不能落下任何一個。
渡蟻橋學校的學生中留守生、后進生較多。走進新的學校,沈滿紅以“不屈于命運”的執著,堅定著“自己能夠改變后進生”的信念,欣然承擔起三年級班主任工作及數學教學任務。
新學校新班級,學生差異較大。面對全新的教育對象,沈滿紅思索著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重新探索適合新的教學方法。開學的第一周,她沒急著上新課,專門給學生立規矩、講紀律、講安全、講永陽學校的學生怎樣學習、怎樣的精神面貌等,并與同學們一起制定班規張貼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同時,對學生進行一次摸底檢測,結果不太理想……
接手這樣的班級,沈滿紅深感壓力山大。但作為班主任,她深知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為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她迅速主持召開了一次家長會,并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單設了幾個交流小群,做到及時反饋,悉心指導,深入交流。
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為了備好課,教好學生,沈滿紅每天早上第一個來到學校,反復翻閱教材、查閱資料。面對拿不準的問題,她經常熬到深夜。通過一學期的努力,所有學生進步飛速,在期末考試中,有8名學生進入全校前10名。
授人以魚,莫若授之以漁。根據新課改、新教學目標,沈滿紅注重學生的思維及能力的培養,不僅傳遞知識,而且教他們學習方法、學會做人,讓每個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受到家長和學校領導的好評。
“只因喜歡你,才會讓你來辦公室”
傳道、授業、解惑,是為師者的一份情懷和擔當。從教26年來,沈滿紅秉持嚴謹治學,對學生負責、對職業負責的態度,培養出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學生。
“既然選擇了教育,就要把愛的陽光灑向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感受愛的溫暖?!?/span>沈滿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因為愛,沈滿紅身上看不到老師的“架子”。她對待每一個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學困生并非一無是處,有缺點亦有優點,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哪怕是很微弱的閃光點,她都及時引導與肯定,循循善誘,及時鼓勵。
去年,沈滿紅班里新轉來的一名學生,原本是個臟兮兮、“嘴臭”愛惹事的學生,不寫作業,亂扔垃圾,滿口臟話,上課時趴在桌子上亂涂亂畫,還時常用手指戳四周的同學。后來,通過與家長溝通,得知這名學生在剛出生后父母就離異,一直與奶奶生活在一起。
又是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于是,沈滿紅經常找這名學生談心溝通,為了課間不再打鬧惹事,她經常把這名學生帶到辦公室坐在身邊讀書、練字。“為什么別的學生在教室里上課,我卻在辦公室里補習?”面對學生的疑問,沈滿紅笑呵呵地說:“只是因為老師喜歡你,你才有來辦公室的機會?!?/span>
愛也是一種能力。放學后,沈滿紅還會親自把這名學生送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潛移默化地給他進行思想教育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還給他布置一道道特殊的家庭作業。經過一個多月的鼓勵與陪伴,這名學生逐漸變得有禮貌、守紀律,懂得尊重他人、為別人著想。課堂上能積極發言,思維活躍,成績也有質的飛躍,尤其數學成績始終保持在90分以上,期末考試還取得100分的好成績。
看到這名學生的完美“蛻變”,沈滿紅內心無比喜悅自豪。她慶幸,用自己的耐心、愛心和人格魅力,終于叩開了孩子心靈的大門。
“多發現孩子的優點,讓學生自信成長”
樸素的衣著,淺淺的微笑,柔柔的話語……這是記者采訪沈滿紅時的第一印象。
“教育的本質不是要把籃子裝滿,而是要把心燈點亮?!?/span>沈滿紅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班主任作為點亮心燈的人,既要以身作則、愛崗敬業、不拘一格育人才,更要心中有愛、眼里有光、對教育充滿熱情。
在學生們眼中,沈滿紅是老師,更像“媽媽”。學校有一個叫小磊的孩子,習慣、脾氣非常不好,每天上學都由其媽媽來學校陪讀,但孩子依然淘氣,經常跟別的同學打鬧,沒有一個老師愿意接收這個孩子。
得知此情,沈滿紅毛遂自薦將小磊認領下來。為轉變這個“燙手山芋”,沈滿紅首先解除了其媽媽的陪讀,并告訴小磊以后就把自己當作媽媽,有任何事都來找她。休息的時候把他帶到自己的辦公室,和他一起耐心解題,跟他敞開心扉聊天,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夸贊炮彈”,小磊很快跟上了學習進度,期末考試,他竟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做沈老師的學生是幸福的!”這是她的學生們時常掛在嘴邊的話。渡蟻橋學校多是留守學生,沈滿紅經常與學生們交流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想法與需求,從中發現孩子的優點,讓他們自信成長。
沈滿紅喜歡家訪。只要是她帶過的學生,她幾乎都去過家里。為啥?因為近年來渡蟻橋學校學生流失嚴重,她的家訪工作,是為了找回這些孩子。
一天中午,她剛端起飯碗,聽說一名學生由于父母鬧離婚,再加上經濟困難,收拾鋪蓋回家了。她立馬把飯碗放下,追到學生家,苦勸學生、動員家長,終于把學生帶了回來。晚上丈夫心疼地“責怪”她:“吃個飯也玩失蹤,你管得可真多?!彼齾s回應道:“這是我的學生,能不管嗎?”
沈滿紅一直保持著勤于記錄的習慣,厚厚的一摞“談心日記”成了她與學生溝通聯系的橋梁。她也堅持讓學生寫“談心日記”,并寫下大量批語,有時批語甚至比學生的日記還長。
愛心接納、真心懂得、用心鉆研、誠心擔當,這是沈滿紅心中一個好老師必須有的模樣。“我始終堅信,教書育人是先教孩子們成人,再教孩子們成才。這方面,教師的率先垂范必不可少。能帶領著孩子們成長,讓他們挖掘自己的潛質、發揮自己的特長,成為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是我最大的成就感。”沈滿紅說。
來源:隨州日報
特約記者:吳財榮 通訊員 顧巍
編輯:伍雅兮
編審:陳曉林 黃芳芳
監制: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