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應急裝備企業聯合救援隊參與洞庭湖抗洪搶險、湖北應急產業技術研究院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獲得省預算內資金支持、隨州安全應急基地正式運營、醫監醫保車數次為神舟系列載人飛船護航……近年來,曾都區應急產業亮點紛呈。
安全應急產業是國家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曾都區立足專汽產業基礎,衍生出以車載應急裝備、軟體材料應急物資為主導的安全應急產業鏈,成為全國安全應急產業發展的先行地區之一,2022年,曾都區獲評首批“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
立足“國字號”品牌,曾都區順勢而為,吹響沖鋒號,爭當安全應急賽道“急先鋒”。
1
強基固本 構建應急產業體系
“宏宇的排澇車每小時能排水3000到4000立方米,在全國排水裝備中處于第一梯隊,程力的宿營車是此次跨省支援的移動‘大本營’,近40平方米的艙內,空調、飲水機、洗漱臺、儲物箱一應俱全。”7月9日,在湖南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大堤決口封堵現場,曾都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隨州市應急裝備企業聯合救援隊隊長黃虎介紹,“隨州特種專汽‘大展身手’,是此次應急救援抗洪搶險的‘硬核力量’?!?br style="outline: 0px;" />
曾都是專汽之都,依托專汽產業規模優勢和專用車改裝特質,以新能化、智能化、輕量化、一體化為主攻方向,形成了以專用車為主導,應急救援裝備、新材料等多點耦合的產業體系,逐步構建起安全應急裝備研發、生產制造和綜合服務為一體的發展格局。
程力集團生產的醫監醫保車為“神舟”多個系列飛船航天員返航提供醫護保障;金龍新材料作為民政部、中國紅十字會指定的救災物資生產企業,生產的應急沖鋒舟、應急蓄水池在應對2021年鄭州特大洪澇災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江南專汽開發的A類泡沫消防車、登高平臺救援消防車等車型打破國外市場壟斷,實現國產替代……截至目前,曾都區安全應急產業關聯企業達到120家,其中規上企業72家,應急產品涵蓋應急搶險救援、應急救災篷布、應急后勤保障、應急醫療救護等四大類、數百個品種,安全應急產業產值達280億元。
2
聚勢蓄能 搭建創新研發平臺
以應急裝備生產制造為基點,曾都區大力拓展安全應急產業鏈,積極引入研發檢測資源,2024年2月,攜手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武漢理工大學等業內一流機構發起創立隨州安全應急研究院,聚力攻關應急裝備核心技術及標準化測試研究,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服務安全應急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發展。6月,應急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獲得省預算內資金500萬元,這是全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專項啟動申報以來的首批項目。項目建成后,可為曾都區域內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研發、項目融資、產品檢測、技術咨詢等專業服務,收到壯大企業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助推企業轉型的良好效果,推動曾都應急產業高質量發展。
培育安全應急產業過程中,亟需實戰化場景對產品進行驗證,曾都區會同應急救援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新興際華集團)共同謀劃了以真實場景為核心的隨州安全應急基地項目。“這是國內首個集專用車檢驗檢測、應急裝備研發測試、行業認證及標準制定、應急培訓演練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實景化、實戰化安全應急基地。”曾都區應急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景麗介紹。
2024年5月,隨州安全應急基地正式投入運營,向應急救援隊伍提供實景救援演練服務,支持本地專汽開展中試、研發,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5月21日,湖北省消防救援總隊組織6個市州消防救援支隊約500人在此開展實景實戰演練。消防隊員們在建筑坍塌救援、孤島繩索救援、激流救生以及新能源火災撲救等多個實戰科目上展開了高強度、高仿真演練,演練導調組負責人說:“此次演練真實模擬了災害事故發生時的場景,以訓促戰,有效提高了隊伍的作戰能力?!?/p>
3
實戰實訓 提升應急服務能力
“你們救援隊員,堅守排水一線,連續奮戰20個晝夜,為洞庭湖區域抗洪搶險救援救災和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作出了重要貢獻,向全體參戰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月12日,隨州應急裝備企業聯合救援隊收到了一封來自國家應急管理部的感謝信。
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曾都區堅持以企業為主體,組建隨州應急裝備企業聯合救援隊,引導企業開展社會救援服務,組織參與各類搶險救災、通信保障、物資運輸等救援任務,在實戰環境下檢驗應急產品質量。
在鄭州特大暴雨、甘肅地震災害中,程力集團派出7批次22臺應急車輛參與搶險救援,取得了顯著救援效果;金龍新材料作為民政部、中國紅十字會指定的救災物資生產企業,生產的水上應急沖鋒艇、應急飲用水蓄水池在應對特大洪澇災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3年,隨州應急裝備企業聯合救援隊馳援千里,奔赴河北省涿州市、吉林省琿春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甘肅省積石山縣等地參與應急搶險救援,受到國家應急管理部、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肯定;2024年7月,救援隊再次出征奔赴湖南,為洞庭湖區域抗洪搶險救災作出重要貢獻。
持之以恒,不斷深耕,在安全應急這片千億級的產業新藍海中,曾都區正向多行業技術互促、多產業鏈條融合方向加快轉型,逐浪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