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重點項目,完善城市服務配套,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一個個老舊小區,通過改造面貌煥然一新,成為群眾生活的溫馨家園;一處處管網基礎設施,為城市建設發展“強筋壯骨”,讓城市更加安全更有韌性……
城市煥新,幸福升級。近年來,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緊緊圍繞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花園城市的目標任務,攻堅克難、加壓奮進,全力推進城市重點項目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管網改造更新、就地城鎮化、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取得實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花園城市建設蹄疾步穩
9月中旬,在隨州城區草甸子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改造項目現場看到,牌坊、漢東樓等歷史建筑保護修繕已經完成,項目一期建設進入尾聲,正為開街開放做最后的準備。
草甸子街歷史文化街區是隨州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結合隨州傳統古民居特點,通過復原古隨州生活場景,呈現隨州歷史人文風貌,使之成為“老隨州的回憶地、新隨州的會客廳”。
我市把歷史文化街區改造與城市片區整體改造相結合,統籌推進,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在花園城市建設中的支撐作用,一體推進草甸子街歷史文化街區、草店子棚改安置房暨草店子城市綜合體、西護城河改造等項目建設,重塑古城隨州記憶,打造城市亮點區塊。
以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升,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認真組織開展城市體檢,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活力街區打造、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等工作,推動城市煥新、幸福升級。
搶抓政策機遇,狠抓項目謀劃儲備。今年,該局搶抓萬億國債項目窗口期,結合城市補短板、提品質、優環境發展需求,組織各相關部門深入謀劃儲備了一批“利當前、增后勁、管長遠”的城市更新重大項目,共包括城市道路提檔升級、城市安全、城中村改造等9大類95項,項目總資金達46.9億元,為未來隨州城市集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項目落實落地落細。該局充分發揮市城市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牽頭督辦作用,聚焦花園城市建設三年行動,加強工作調度和督辦通報,全力推進 2024年全市計劃實施的 98個總投資178.25億元的城市重點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已開工69項,開工率70.4%,完成投資62.01億元,占省定目標的81.59%,進度居全省前列。
老舊小區改造有序推進
飛線入地、管網更新、墻體裝修、停車位規劃有序、公共綠地整潔美觀……近日,在曾都區西城街道通津橋社區供銷小區看到,改造后的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供銷小區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有3棟居民樓54戶居民。隨著時間推移,風雨剝蝕,小區面貌老舊,原有市政設施已不能滿足當前需求,成了名副其實的老舊小區,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
在市區兩級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門、街道、社區的共同努力下,供銷小區被納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計劃,通過改造,一個干凈、整潔、美麗的“新”家園展現在小區住戶面前。
老舊小區改造事關群眾的生活品質,是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我市從2019年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市委市政府連續三年將其作為重點民生實事予以督辦推進。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門會同各縣市區住建部門,對全市住宅小區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編制了《隨州市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規劃》,按照“政府主導,居民參與;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共同締造,凸顯‘味道’(城市味、歷史味、文化味);整治為主,注重提升;統籌兼顧,注重長效”的原則,通過“整體改造提升+片區規劃引導+點式改造設計方案”模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同時,將老舊小區改造與暢通城區道路微循環、改造雨污分流、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和增強公益服務設施功能等緊密結合起來,一體化推進九大片小區紅線外配套微循環道路及附屬設施改造項目(簡稱“九大片區改造”)。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爭取中央補助資金約10.2億元,改造老舊小區721個,面積862.49萬平方米,惠及群眾8.2萬戶。其中,中心城區596個,全市老舊小區改造覆蓋率達到94%,基本實現了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應改盡改。
“九大片區改造”完成微循環道路改造74條,社區服務中心(紅色驛站)16處,新能源汽車充電站15處、充電樁59個、充電槍113把,改造配套停車場543個,打造了文峰里、西護城河、花溪河等一批融合了隨州歷史文化元素的亮點工程。
文峰街特色商業街區改造項目位于曾都區文峰塔社區,多年來,片區飛速發展,人口聚集、街巷商鋪林立,但基礎設施配套落后,建筑外立面破舊,停車位等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日益凸顯。
2022年,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依托老城區九大片區改造項目,啟動了隨州市文峰街特色商業街區改造項目建設,通過微循環道路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建筑外立面修繕,全面提升文峰街歷史文化韻味、展現濃厚的商業氛圍。去年底,文峰塔廣場及文峰街特色文化街區改造項目完工舉行亮燈活動。
守牢城市安全“生命線”
下發通知,檢查管線,更換關鍵部件……連日來,在隨州高新區多個居民小區看到,燃氣公司正在組織對小區天然氣管道進行維護檢查,確保燃氣使用安全。
燃氣管網、給排水管網等是維系城市正常功能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城市安全運行的“生命線”。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堅持“市區一體、片區化、系統化”,統籌推進城市更新項目實施。截至目前,已完成各類地下管網更新改造193.06公里,其中,燃氣管網156.36公里、供水管網25公里、排水管網11.7公里,有力強化了城市服務保證能力。
今年,該局根據全省統一要求組織燃氣安全大排查,按照“企業排查、三方復核、專班抽查、壓茬推進”原則,抽調專業力量組成4個工作組,進駐各地、各企業,開展點對點指導、全面起底排查,共排查管網3475.1公里,目前已改造完成“問題管網”144.36公里。加大燃氣安全監管執法力度,關停不達標液化氣站12家、整合液化氣站4家,有力地形成震懾。
同時,聘請第三方機構對中心城區燃氣管道進行安全評估,編制《隨州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實施方案(2022-2025)》,總投資5.32億元,爭取國家資金2.36億元,推進670個小區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項目。目前已全部開工,更新管網484.71公里,29萬余戶完成了“三件套”安裝。
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以極值思維打好城市防汛主動仗。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落實“人防+物防+技防+工程防”,舉行隨州城區防汛應急演練,提升城市防汛應急處置能力。持續推進內澇治理項目,6處市級排澇泵站加快推進,投資3.68億元的15個防洪排澇國債項目全部開工,清理疏通排水管網65公里,整治易澇點3處。加強市政道路、橋梁等市政公用設施安全巡檢維護,更換新型寬邊防沉降井蓋2500余套。
數字賦能,讓監管更加高效便捷。該局加快推進行業智慧化、數字化應用,啟動全省揭榜掛帥項目地下基礎設施管理平臺、城建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基本建成數字化監管平臺,現已整合“智慧工地”“智慧燃氣”“智慧排水”“數字住房”“房源超市”等應用系統,對接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平臺,強化城市信息模型(CIM)應用,匯聚省市50余個業務系統數據,涵蓋行業全流程管理和審批服務事項。優化升級“互聯網+數字住房”平臺功能,推進全市房屋買賣合同電子簽約全覆蓋,極大提高辦事服務效率。加快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運用信息化技術,加強數字賦能,在供水、供氣、排水、橋梁等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和管網關鍵節點增加物聯感知設備和檢測遠傳裝置,對城市供水、排水、燃氣、橋梁等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動態預警、精準溯源、協同處置,及時發現和管控潛在的風險隱患,實現動態清零,項目建成后可實現“設施運行一張圖、安全監測一張網、應急管理一盤棋”工作目標,有效防范事故發生,保障城市安全穩定運行。加快中心城區地下管網一次管網專項普查、一次科技賦碼、一次運用建模、一次建設開挖、一次治理到位“五個一”工程,推進與省信息化監管平臺資源共享、互聯互通。
近年來,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組織申報的城市供水、排水防澇地下管網改造和城市燃氣物聯感知設備更新改造等項目獲批國家超長期特別國債5.4億元,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市本級3.5億元,曾都區0.5億元,廣水市1.4億元,目前正按照省住建廳要求打造全省示范、亮點。
穩步推進就地城鎮化
“小區環境、戶型、位置都很好,教育、醫療等配套豐富,還可以使用‘購房激勵憑證’,價格更加親民?!闭f起近兩年推出的“購房激勵憑證”政策,市民王先生贊不絕口。日前,他和家人陸續跑了4家樓盤,最終用手中的“購房激勵憑證”購置了一套120余平方米的商品房。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雙集中”發展和以縣城為載體的就地城鎮化部署要求,把推進就地城鎮化工作與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結合,細化措施、系統推進,加快推動縣城人口集中、產業集聚,不斷增強城鄉融合發展的內生動力。
用足用活上級政策“工具箱”,結合隨州實際起草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細則》,進一步明確優化出讓地塊規劃條件、加大品質住房供給等12個方面硬措施,支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
搭建“政銀企”融資平臺。印發《關于建立隨州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建立融資“白名單”,合理滿足開發企業融資貸款需求。今年上半年完成融資需求項目9個,授信3.87億元,發放貸款1.98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不斷擴大政策覆蓋面。擴大政策宣傳范圍,通過發放宣傳單,開展政策宣講培訓、房交會、“迎春安居嘉年華”“招商聯誼”等活動,全方位、多層次宣傳就地城鎮化政策,全面提高社會知曉率。優化政策范圍,全市可享受激勵政策居民達90%以上,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資格認定33995人,銷售房屋6337套、81.9萬平方米,累計使用激勵憑證4242張。在政策激勵帶動下,全市土地市場打破沉寂,中心城區(含曾都區和高新區)已掛牌出讓土地3宗,面積225畝;隨縣掛牌土地1宗;廣水市計劃掛牌土地1宗。部分企業有新拿地意愿。
近兩年來,該局還搶抓“三大工程”機遇,將就地城鎮化政策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有機融合,積極推進青年社區建設,提升保障性租賃住房、人才公寓、公租房等運營管理水平,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住房保障體系。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局長熊忠海表示,城市更新是城鎮化發展的必然階段,將堅持城市體檢先行,堅持問題導向,查找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同時,搶抓政策機遇,繼續謀劃推進實施一批投資大、管長遠、惠及面廣的城市更新項目,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更好滿足人們的期望需求,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