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包東流 特約記者 高峰 通訊員 張小茜
爭分奪秒趕訂單、加快技改提產能、優化布局拓渠道……進入二季度以來,隨縣各企業紛紛開啟“忙碌”模式,奮力沖刺“雙過半”。
民營經濟是隨縣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該縣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催生更多新技術、新項目、新賽道,奮力譜寫“量質齊升”的精彩篇章。
創新驅動,積蓄發展新動能
2月,產品“復合天冬氨酸”入選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認定名單;3月,火山能及農開泰功能藥肥效果見證大會在安徽、河南多地反響熱烈;4月,成功入選湖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今年以來,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捷報頻傳,顯示了公司不斷進取的硬核創新實力。
在化肥產能淘汰、產品迭代升級的浪潮中,茂盛生物一路穩進,對于如何踩準行業發展“風口”,茂盛生物董事長周義新一語道破:“緊跟國家政策方向,不斷加大科研力度,以‘新’守‘心’!
周義新介紹,公司每年投入科研經費2000余萬元,創新產品收入占比突破85%,形成了八大品類、十大品牌、三十多個品種的產品矩陣。下一步,公司將聚焦合成生物學前沿領域,著力打造生物育種、生物農藥、生物肥料“品”字形產業結構,積極創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力爭在新質生產力探索上有更大作為。
近年來,隨縣梯度化培育優質企業群體,引導更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今年以來,隨縣晟鑫金屬、意亞食品、威爾特芬、誠遠專汽、凱麗科技等5家企業成為湖北省第六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縣累計培育注冊高新技術企業20余家,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4.727億元,研發投入完成填報數5.36億元。
智改數轉,塑造競爭新優勢
走進湖北允升科技5G全連接工廠,車間內智能化生產線飛速運轉、全量大數據實時監測……這個日產量達100萬只鋰電池的“5G智慧工廠”,關鍵工序全部實現了智能化生產。
“‘智慧工廠’不僅實現產量翻番,產品合格率也由原來的95%提升至98%,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惫綢T工程師徐春雷介紹,“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出廠,每個環節的數據都通過5G網絡實時傳輸和匯總,產品溯源貫穿到電池整個生命周期。”
允升科技是一家集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去年,公司投資3億元建成了集5G創新應用、數字化生產管理、智慧供應鏈協同等多元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制造工廠。通過先進的數字化生產管理系統,實現了生產流程的全面數字化,既能增強生產過程的可控性,還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充分運用互聯網關鍵技術,讓生產更“效率”,制造更“聰明”,是隨縣民營企業積極開展“智改數轉”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隨縣緊緊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目標,大力實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行動,推動傳統產業提級擴能、強基固本。全縣搶抓國家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機遇,謀劃儲備大規模設備更新項目120余個,項目總投資59.4億元,已推薦符合政策條件儲備項目9個,總投資11.25億元,其中設備投資5.55億元。
鏈上發力,競速產業新賽道
一頭豬的產業鏈條到底有多長?位于隨縣均川鎮的湖北共富牧業有限公司的探索從未止步。
與臺灣福昌集團合作,建設“中系”種豬繁育項目,解決“種豬芯片”問題;建設樓房養豬基地,讓“二師兄”住樓房、享智能投喂;打造共富智能裝備產業園,專門研發、生產、銷售畜禽舍環境控制設備、智能飼料生產線、生產智能畜牧裝備、飼料裝運車輛;建設生豬屠宰與食品加工廠,打造“百萬頭生豬食品全產業鏈”……
經過多年發展,湖北共富牧業有限公司圍繞“農業、食品、智造”三大板塊,已基本形成集“生態種植、生物飼料、生豬養殖、生物有機肥、百萬頭生豬屠宰、生鮮食品加工、食品冷鏈物流、農牧食品智能裝備”八大產業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
鏈上企業,如同散落的珍珠,只有串珠成鏈,才能散發出璀璨光芒。作為隨縣支柱產業之一的石材,同樣如此。
6月12日,隨州吳聯礦業有限公司在吳山鎮舉行開工儀式。此次礦山正式開采,是隨縣“5351行動”的階段性成果,也標志著隨縣石材產業重振邁出了關鍵一步。
隨縣石材產業曾面臨無序開采、粗放經營的困境。該縣痛定思痛,加快產業轉型布局,全力推進綠色建材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推動石材由“賣資源”向賣精品、賣技術、賣智慧、賣創意轉變。經過近6年的調整,隨縣礦區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園區形象大幅提升,生產工藝長足進步,智慧礦山系統基本建成,石材產業綠色、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越發堅實。
一個個延鏈補鏈強鏈項目落地開花,一條條產業鏈加速延伸完善……近年來,隨縣聚焦“5511”產業體系,圍繞“三園區一中心”,加快建設國家現代農業(香菇)產業園、石材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隨縣經濟開發區先進制造業產業園和隨縣(武漢)科創中心,推動特色產業“補鏈條、聚集群、強配套”,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