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通訊員 謝藝
“感謝檢察機關幫助!要不是你們,我都不知道該怎么生活下去了……”近日,孫某向廣水市檢察院辦案檢察官表達了感激之情。
今年4月9日,廣水市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門收到一條司法救助線索:因李某一直不歸還孫某的借款,背負債務的孫某生活壓力巨大,最終兩人不得不在法庭相見,法院判決后,李某仍然逃避執行還款責任。
接到線索后,承辦檢察官迅速前往孫某家中核實情況。據了解,孫某和李某原本是無話不談的好閨蜜,在李某遇到資金困難時,孫某不僅將自己的存款借給李某,還通過向親戚朋友借款、網上貸款來幫助李某周轉。2011年至2021年期間,李某共從孫某手中借款150萬元,并承諾按月支付利息。
“后來我多次催她還錢,但她一直都沒有行動,我每天被各種催債壓得喘不過氣,就向法院起訴了她!2022年5月,因李某未按期償還本金及利息,孫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院最終判決李某在十五日內支付孫某本金及利息。
另據調查,孫某年幼時父母離異,成年后一直幫助母親撫養其弟弟,且孫某至今未婚。因李某一直逃避執行,拒不還款,致使孫某不僅每月背負高額利息,還需應對親戚朋友追債,原本并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而孫某也因未還欠款被其朋友起訴至法院,生活陷入困境。
經全面調查核實,廣水市檢察院認為,孫某系因案致困婦女,屬于檢察機關司法救助的重點對象,遂開通綠色通道,加快該案辦理進度。很快,該院依法向孫某發放了司法救助金。
為加大救助力度,廣水市檢察院將孫某的情況同步向廣水市委政法委作了匯報,聯合市委政法委為孫某另行申請救助金4萬元,進一步緩解孫某的經濟壓力。
然而,面臨大額債務,這些司法救助資金只能暫時緩解孫某當前的經濟壓力。為更好幫助孫某走出困境,廣水市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門與刑事檢察、民事檢察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經共同研判,認為李某的行為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遂建議法院將李某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今年4月28日,廣水市檢察院以李某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提起公訴,法院最終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二年。同時,廣水市檢察院民事檢察部門持續跟進監督該案,向廣水市法院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及時依法執行。
隨著法治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司法救助制度已成為我國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緩解社會矛盾、彰顯司法人文關懷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廣水市檢察院積極構建司法救助“一盤棋”格局,強化內部線索移送、外部線索銜接、檢察建議督促落實,形成從線索發現到案件辦理全流程監督閉環,以案件迅速辦理、資金快捷發放有效解決被救助人面臨的困境。此外,凝聚多元救助合力,拓寬救助渠道,變“單一救助”為“多方幫扶”,推動司法救助工作落實落細,有效傳遞檢察溫暖,實現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