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收獲季,隨縣澴潭鎮萬畝油茶迎來豐收,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枝繁葉茂,一顆顆飽滿圓潤的油茶果掛滿枝頭,滿山飄香。村民們喜笑顏開地趁著晴好天氣采摘油茶果,一車車油茶果從基地運出駛往油茶加工廠……
近年來,澴潭鎮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重點扶持本土油茶種植龍頭企業,積極推廣新品種油茶,建設“油茶智慧云平臺”,激發農戶種植油茶的積極性,提升山茶油畝產量,拓展油茶產品產業鏈,著力打造“油茶小鎮”。
目前,澴潭鎮油茶種植面積達7萬多畝,是隨州市油茶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有省級油茶育苗基地1個、油茶采穗圃3個,千畝以上基地8個、省級油茶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油茶種植大戶、合作社15個,年產油茶青果2.5萬噸,全產業鏈綜合產值3.6億元,循環帶動近1萬人就業增收。
智慧云平臺開啟油茶產業新時代
“通過遍布園區的傳感器網絡,實時監測土壤濕度、溫度及養分含量。根據實時監測結果,當土壤濕度低于20%時,系統會自動打開水肥一體化模塊,自動啟動灌溉模式進行澆水;當土壤濕度達到70%時,自動關閉灌溉模式并停止澆水,實現智能控制,自動調節滴灌時長,自動調節生長環境,既精準又高效,確保油茶在最佳狀態下生長?!痹谖挥跐滋舵偟碾S縣油茶科技小院,中軟信通湖北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明燈邊演示邊向記者介紹如何利用智慧管理平臺實現水肥一體化遠程自動控制。
智慧數據平臺由中軟信通湖北技術有限公司建設,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實現油茶種植管理的全面升級。目前,該平臺具備土壤干濕度及氮磷鉀等土壤肥力監測、水肥一體化遠程自動控制、油茶機械設備物聯網、視頻監控等模塊功能。
“目前,平臺覆蓋了澴潭鎮二浪山、武家河、岳雄豐公司、柏樹灣村等近3萬畝油茶基地。”趙明燈介紹,“下一步將增加茶油溯源、油茶生產監測、油茶科普宣傳和油茶專家遠程問診等模塊?!痹撈脚_完全建成使用后,可通過手機實時查看并遠程控制,有效解決油茶“靠天收”、管理成本高等難題。
在澴潭鎮岳雄豐油茶基地,工人正忙著整理管道,進行水肥一體化建設項目的收尾工作。
該項目是隨縣油茶水肥一體化示范項目之一,將打造集規劃融資、基地建設、種植技術、生產資料、水肥一體、智慧化設施設備供給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
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將油茶樹所需的水、肥料及殺蟲劑實行一體化實施,彌補了人工施肥、噴藥、灑水不及時、用量不均勻、勞動量大等缺陷,大大提升油茶產量。趙明燈說:“水肥一體化項目建成后,每畝水、肥料利用率可分別提高40%和50%,預計每畝每年可減少投資300至500元,增產10%以上,還能有效避免高溫,提高了生產效率,為油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br style="color: rgb(0, 0, 0);font-family: 宋體;font-size: 14px;letter-spacing: normal;text-align: start;" />
在隨縣油茶科技小院直播間,主播正在網上推薦茶油制成的洗護產品?!安栌筒伙柡椭舅岷扛?,可預防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疾病。我們這里新上了一款可直接口服的茶油產品,比較方便?!彪S州岳雄豐農業“山茶里”項目負責人陳浩介紹,“油茶不僅可以榨油,茶油加工剩余物還可以制作洗護用品、工業原料、生產肥料等?!?br style="color: rgb(0, 0, 0);font-family: 宋體;font-size: 14px;letter-spacing: normal;text-align: start;" />
立體種養業打造林下經濟新模式
在柏樹灣村油茶金銀花套種基地,村民們正忙著鋪設地膜。村民郭世清笑著說:“我長期在基地務工,之前采收油茶果、金銀花,這幾天鋪地膜防長草,一天可以掙個100多元,家門口就能賺錢,挺好的?!薄?/p>
柏樹灣村油茶金銀花套種基地面積達600多畝,該村金銀花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產品、湖北省地理標志產品。
在岳雄豐油茶種植基地,一個個圓潤肥碩的冬瓜躺在油茶樹下,工人們正采摘著成熟的白皮冬瓜,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岳雄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加子明說:“基地是2015年建成的,總面積1萬多畝。油茶種植前8年基本上沒有什么收益,需要大量投入,后來我們就發展多樣化的林下經濟,比如林下金絲皇菊、林下冬瓜、南瓜基地、油茶山雞等,正好補貼油茶林的養護成本。”
在油茶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澴潭鎮積極探索林下經濟的發展模式,全鎮油茶林下經濟年產值達300萬元。
此外,岳雄豐公司還在澴潭鎮高家沖村建設了80畝的苗圃基地,有長林系列3號、4號、18號等5個品種,每年可產出油茶苗300萬株,可滿足隨州市的油茶種植苗木需求。加子明說:“今年新建了一個1000平方米的油茶育苗管理陽光大棚,用于研發培育油茶苗新品種?!?br style="color: rgb(0, 0, 0);font-family: 宋體;font-size: 14px;letter-spacing: normal;text-align: start;" />
油茶“防火墻”變身林業資源安全帶
當天,記者來到九里崗村的油茶林,看到一排排綠油油的油茶苗猶如防火“哨兵”佇立在山崗之上。
隨縣是林業大縣,森林覆蓋率達53.86%,現有林地522萬畝,占全省的二十分之一。然而,豐富的林業資源也帶來了艱巨復雜的森林防火任務。隨縣以“林長制”為抓手,積極推進森林防火阻隔系統建設,在澴潭鎮先行先試,新建油茶生物防火隔離帶,牢固樹立防火安全屏障,打造該縣首個縣域森林火災高風險區綜合治理建設項目精品樣板。
“通過2023年至2025年的油茶三年行動計劃,我們將九里崗村240畝油茶造林與生物防火林帶同步規劃、同步設計,目前已基本建成一條長8公里、寬15-30米的油茶生物防火隔離帶?!本爬飴彺妩h支部書記張濤告訴記者,“隔離帶可有效阻隔森林火情蔓延,守護著九里崗村5000畝林地的安全。”
油茶生物防火隔離帶不僅起到防火阻燃作用,還為林旅融合增色添彩,成為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徑。
“油茶一般8年后可進入盛果期,按建設面積300畝、畝產500斤,當前市場價格1.6元/斤核算,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4萬元左右。”張濤介紹,“此外,生物防火帶建設為鄉村低收入群體、返鄉農民工、脫貧人口等提供就業崗位。目前,村里先后有近60人參與造林建設,已支付勞務費15萬元。”
“我們緊繃森林防火安全防線,同時以油茶產業發展為契機,繼續把‘林長制’工作貫穿于林業事業發展全過程,有針對性地開展巡林督導等工作,確保油茶有人種、有人管,長得好、保得住,長期發揮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把油茶樹打造成群眾持續增收的‘搖錢樹’‘致富林’。”該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梁其忠說。
近年來,該鎮依托油茶林、產業路等資源,舉辦油茶文化旅游節,打造萬畝茶園“休閑驛站”,舉辦鐵騎和自行車邀請賽等,促推農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即將在隨州舉行,我們澴潭鎮是此次現場會的主會場之一?!睗滋舵傸h委書記金瓊表示,將以此次盛會為契機,繼續深化“油茶小鎮”建設,加強油茶產業的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推動油茶產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油茶產業鏈,建設油茶倉儲、體驗式茶油加工生產線和農產品展銷交易中心,進一步提升油茶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
來源:隨州日報
記者:李文軍 黃芳芳 趙慧林 通訊員 劉瀏 丁真
編輯:雅兮
編審:黃芳芳
監制: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