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全媒記者劉詩詩、通訊員何志國、劉念)近年來,我市堅持搭建供應鏈、重塑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以供應鏈思維賦能專汽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全市擁有88家專汽生產資質企業、220家專汽及零部件企業,專汽年產量超20萬輛,全產業鏈年銷售收入超600億元,全國市場占有率超10%,油罐車、灑水車、清障車、高空作業車等9個單項品種銷量全國第一。
今年1至10月份,我市專汽產業實現產值300.3億元,同比增長9.9%,為工業穩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產業支撐。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出臺專門文件、列出專項清單、實施專班招商,全面加強專汽供應鏈建設。近期提出“三加”,即專汽+應急+低空經濟+三新(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發展思路,以系統觀念、協同方法、鏈式思維推動專汽產業高質量發展。
鏈主企業是產業鏈上的“領頭雁”,擔負著產業生態集聚者的重任,是補鏈延鏈強鏈的關鍵力量。我市堅持擇優扶強,培育鏈主企業。依托程力專汽整車資質,與成都壹為共建上裝底盤一體化新能源專用車底盤生產線,已開發5款新能源底盤車。新楚風獲氫燃料商用車資質,4.5噸、18噸氫燃料電池車成功下線并批量生產,49噸氫燃料電池干線物流重卡正在進行測試,氣態氫續航大于1000公里。
持續延鏈強鏈。湖北芯動力、東風馬可迅、犇星新能源材料、斯諾新材料等一大批項目先后投產或試生產,推動專汽產業鏈向上突圍。一批基礎設施緊密配套建設,國家專用汽車檢驗中心、國家專用汽車和應急裝備檢測研發基地、國家無線電監測檢測中心隨州測試基地等三個“國字號”檢測平臺投入運營;湖北交投隨州智慧供應鏈產業園等加快建設,建成后預計大宗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采購成本下降2%以上。
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發力點。我市堅持新質領航,構建創新體系,專汽產業聚力向“新”,奮力提“質”。充分發揮湖北專汽研究院、隨州武漢理工工業研究院、省應急產業技術研究院牽引作用,為企業提供產品研發、工藝設計等方面技術支撐,先后轉化科研成果300余項,50多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江南專汽生產的壓縮空氣泡沫消防車填補國內高端消防車領域空白;泰晶科技北斗導航關鍵器件項目入選工信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同項目,其生產的車規級晶振產品通過了系列車規芯片平臺認證;齊星集團正與武漢依迅北斗合作開發無人機智能巡檢車,進軍低空經濟產業領域。
我市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堅持政府主導,搭建公共平臺,推動專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組建專汽供應鏈公司,引入長投集團組建湖北長江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為隨州專汽提供“科技+資本+產業+載體”系統解決方案,推動產業資源整合、延鏈補鏈、差異化發展。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引入宏泰集團與隨州金控集團組建融資租賃公司,打造隨州專用車數智化融資租賃平臺,自今年6月上線運行以來,已為企業融資近5億元。建設隨州國家專用汽車供應鏈平臺,目前已入駐企業163家、金融機構13家,上架產品近300款,線下首批成交800噸鋼材,每噸便宜60元,成本同比下降2.5%。積極與長江車百鏈、湖北科創鏈平臺對接,目前隨州已有90余家企業入駐車百鏈,114家企業入駐科創鏈。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