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凱力專汽的一批二手環衛車、高空作業車等專用車出口格魯吉亞,后續還有二手專用車產品發往哈薩克斯坦、坦桑尼亞等國家。
這是我市首次實現二手專用車出口。
當前,掘金海外市場已成為汽車行業的共識,進階全球化也是必然選擇。
我市專汽產業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加速引導“隨專出?!?,贏得了發展的先機。
在齊星集團,一個無線電監測車測試基地,是全國唯一一家能實現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改測一體、靜動雙測”的測試試驗場地。
三年前,齊星集團與德國一家公司合作,專注無線電監測特種車輛改裝,一舉填補我省無線電監測車的生產空白。
一路走來,從車輛改裝到車輛檢測,再到建基地,齊星集團成為無線電監測車生產、檢測的佼佼者,引領著無線電監測車細分領域發展。
隨州專汽產業經過60多年的裂變發展,同質化、低質化的弊端一直在行業內滋長。
近年來,我市通過政策引導、規范整頓等舉措,引導專汽企業朝著“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加強產學研合作。
2024年7月,湖南華容縣發生洞庭湖堤壩潰口險情,我市的“龍吸水”、淋浴車、餐飲車等大顯身手,彰顯了專汽之都的實力。
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創新獎勵、企校合作,已轉化應急產品研發成果300余項,開發出絕緣斗臂車、應急電源車等高端新產品裝備30余款。
正是專汽品質的不斷提升,在2024年的應急萬億國債中,我市10余家企業簽訂電源搶修車、大排量排澇車等產品訂單4400多臺,總額突破20億元。
目前,全國每十輛專用汽車就有一輛“隨州造”,“隨州造”市場占有率超過10%,油罐車、灑水車、清障車等六大單項品種銷量全國第一。
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2024年1-11月,中國商用車出口市場增速明顯,增幅接近20%。
隨州的專用車及零部件也是如此,出口比重持續擴大。
2024年11月28日,齊星集團價值2000多萬元的新能源汽車零配件搭乘中歐班列“出海”,后續還有近5000萬元的貨值等待發車。
近兩年來,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內卷”,相互壓價銷售,企業利潤空間攤薄。有專汽企業反映,部分車型的利潤僅有數百元,甚至為零。
行業“內卷”倒逼隨州車企在出口方面下足功夫,在邊境口岸設立展銷中心,在國外布局海外倉、KD工廠等,加速“出海”的步伐。
凱力專汽總經理梁俊介紹,2024年實現出口8000萬元,2025年力爭突破3億元。
與此同時,隨州海關、市商務局也積極為專汽出口創造條件,組織20余家企業參加廣交會、亞歐博覽會、德國漢諾威商用車展等,意向性訂單突破8000萬美元;推進多式聯運模式,以“公鐵水”聯運模式解決企業出口難題,降低通關物流成本30%等。
市商務局局長王曉義表示,從2005年專汽出口實現“零的突破”以來,我們推動專汽企業沿著“一帶一路”國家拓市場,跟著央企工程項目一起出海,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截至目前,全市實現進出口業績的專汽及零部件企業達到61家,產品遠銷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當前,專用汽車行業正經歷重大轉型變革。新能化、智能化、網聯化等更能夠贏得市場青睞、實現換道超車。
2024年5月,程力集團與杭州時代電動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底盤換電,夯實隨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業內人士分析,因新冠疫情導致國外汽車產能未能跟上市場需求,新能源、智能化等在中國汽車上廣泛應用,為產業發展創造了機遇。
除程力外,新楚風布局氫能物流重卡,凱力研發新能源環衛系列專用車等,已經搶占了市場的先機。
特別是國家高度重視應急能力建設,為“專汽+應急”打開了廣闊的空間。
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將打造應急產業創新聯合體,瞄準國家應急十大應用場景,招引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研發一批新型應急專用車,助力專汽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還要抓住國家“兩新”“兩重”政策機遇,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推動專汽企業技改擴能,朝著智能化生產、5G工廠等方向迭代。
在凱力專汽,僅需90分鐘一輛灑水車就能完成裝配,自動化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約50%,降低成本約30%,每年生產的全系列專用車年銷量超過1萬臺。
穩住國內,拓展海外。我市積極引導專汽企業做大出口蛋糕,研發新型產品,提升產品品質,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提升供給側需求。
據介紹,到2026年,隨州專用汽車全產業鏈產值力爭超千億元,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一,提升在“漢孝隨襄十”萬億元級汽車產業走廊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