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
“十五五”謀劃開局之年
新的一年
仙桃緊緊錨定
“一城兩區兩基地”的功能定位
圍繞“百強進位、千億擴容”目標
聚焦聚力改革創新、水網煥新、產業向新、
城市更新、惠民用心等重點工作
敢快干、爭一流
高水平推進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建設
新年新氣象
他們紛紛“發聲”
為大仙桃點贊打Call
雷軍
我是仙桃人,我自豪。我關注家鄉、推介家鄉,愿意為家鄉站臺,做家鄉的形象代言人,讓更多國內外企業家到家鄉去走一走看一看,把仙桃當作創新創業的風水寶地。 <點擊看詳情>
2025年1月10日
中共仙桃市委、沔商總會、小米SU7、劉召貴、剅河鎮人民政府
中共仙桃市委:拳拳赤子心、濃濃家鄉情。以雷軍董事長為代表的廣大沔商是業界的精英和翹楚,更是仙桃的驕傲和榮耀。大家身在異鄉、情系家鄉,家鄉前進的每一步腳印,都浸透著大家的智慧和汗水。
Rode羅德:雷總,飲水思源
王利明
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感恩黨和國家的培養,感恩故鄉的哺育之恩。<點擊看詳情>
2025年1月10日
仙桃市農業農村局、章家兵、仙桃法學研究會、沔城回族鎮人民政府
王群華:我種了3畝多的水田,每季收入3萬多元,刨去成本,凈賺近2萬元。家門口的“散坑塘”變成了萬元增收的“聚寶盆”。
鐘同慶:農產品直達市民餐桌,村民顯著增收,日子越過越好。
李小雙
感受到了家鄉的蓬勃發展,先鋒村真是名副其實的養鱔第一村。<點擊看詳情>
2025年1月10日
李大雙、廖輝、張溝鎮人民政府、陳江啟、仙桃日報
劉永伍:養黃鱔,靠的就是一湖好水。我去年養鱔三百箱,凈賺五十萬。
陳江啟:仙桃是中國黃鱔之都,希望更多仙桃名人來一起把仙桃黃鱔這個農產品做出名,成為響當當的品牌。
昌雅妮
我來自冠軍之城,在奧運賽場奏響國歌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夢想!<點擊看詳情>
2025年1月10日
楊威、教練劉芬、昌爸爸、仙桃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
鄒麗芳:昌雅妮的拼搏精神,感染著每一位仙桃人,讓仙桃的體育精神代代相傳。
仙桃市融媒體中心:把對夢想的追求刻畫進“爭一流”的爭分奪秒里,把榜樣的力量轉化為“爭一流”的生動實踐里,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持續領跑。
仙桃市實驗三小李老師
2024年,我們家庭實現一個“小目標”:在南城新區購置了一套90平方米的新房,每平方米享受了1500元的補貼,優惠了13.5萬元。<點擊看詳情>
2025年1月10日
記者李輝、仙桃市教育局、仙桃八中
劉先發:政策大紅利,給我們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
仙桃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在仙桃,多孩家庭、教師、醫務人員、大學畢業生和引進人才、農業轉移人口、外出返仙、外地留仙人員等人群,可疊加享受政策補貼,最高每平方米補貼1800元。
央視張鵬
“豐晚”舞臺與田野實景相融,以仙桃聯動神州大地展現豐收圖卷,全景式呈現了仙桃的特色產業、美景美食、文化底蘊,讓鏡頭下的仙桃美成了一幅田園詩畫,為仙桃留下了文旅新景觀。<點擊看詳情>
2025年1月10日
仙桃市商務局、沔陽小鎮、夢里水鄉、百萬花海、仙桃電視臺
仁和龍舟俱樂部向四清:讓鄉親們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把賽舟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仙桃市文化和旅游局:春跑馬拉松、夏競龍舟賽、秋品黃鱔季、冬賞花燈展,“四季仙桃”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們來賞仙景、品仙鱔、沾仙氣、做神仙。
尹亭
2025年1月10日
仙桃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蘭野澤、Clever
跑步愛好者張輝銀:在城區到處跑步,以前經常在仙下河,現在愛在漢江這條綠道上跑。
仙桃市林業事業發展中心:讓城區29條主干道與公園游園自然連接,綠隨路建、樹隨路植、花伴人行,市民抬抬腳就能抵達身邊“最美的美景”。
“中國好人”張志闊
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訴源、警源、訪源治理,完善“如我在訴、問題有解”工作機制,推行“逢四說事”,推動“案結事了”“事心雙解”,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更好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點擊看詳情>
2025年1月10日
平安仙桃、排湖旅游度假區派出所、阿爸、阿媽
阿爸:阿志,祝你和戰友們警察節快樂
仙桃市公安局:仙桃公安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降警情、控發案、除隱患,用辛勤指數換平安系數,用忠誠奉獻繪就最美答卷。
更多新聞
文/全媒記者 尹立群 鄧一凡 羅婉婷 封面圖/全媒記者 鄭恒
仙桃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編輯/羅婉婷 實習生 胡奧 責編/鄧一凡 李兵 終審 /尹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