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張清 通訊員 陳濤
河道通暢了,河湖環境變美了,水質更清了……過去一年,廣大市民群眾直觀地感受到全市河湖環境發生的變化。
隨州大地,呈現出一幅幅人水和諧美景,是我市深入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的生動詮釋。2024年,我市緊緊圍繞省河湖長8號令精神,扎實開展碧水保衛戰“聚勢行動”,不斷改善流域水環境,持續夯實河湖長制工作基礎,提升流域綜合治理水平,筑牢鄂北生態屏障,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力地服務了全市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
完善機制
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提質增效
市委五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強調,“要全面推進流域綜合治理,筑牢鄂北生態屏障!薄耙七M重大生態環境治理和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保障水安全,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河湖長制的核心是責任制。我市始終堅持高位推動,持續完善河湖長制工作機制,以流域綜合治理為牽引,不斷織密織牢責任網,推動各級河湖長有效履責,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提質增效。
市委、市政府多次就重要斷面水質達標、水域環境整治提升等重點工作召開會議,部署推動涉水治理工作。主要領導以身作則,積極履職,開展巡河,圍繞“巡、盯、管、督”重要環節狠抓落實。市人大與武漢、孝感開展府澴河流域保護協同立法,結合隨州實際制定并出臺了《隨州市府澴河流域保護條例》,對我市府澴河流域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水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修復等活動加強監督管理。
堅持問題導向,壓緊壓實各級河湖長工作責任。2024年,各級河長巡河把更多精力聚焦在巡河發現問題、治理解決問題上。其中市級河長巡河199次,督導解決問題110個;縣級河長巡河822次,解決問題614個;帶動鎮村級河長巡河41202次,解決問題2734個。2024年,我市市級河長巡河情況受到省河湖長辦通報表揚。
河湖長制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市河湖長制辦公室強化工作協調,認真謀劃年度工作,印發2024年全市河湖長制工作要點、第8號省河湖長令隨州市貫徹落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繼續將河湖長制納入對縣(市、區)黨委政府考核內容。主動在鄂北水資源
配置工程輸水干線隨州市段推行河湖長制,協調解決管理保護重大問題,確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和水資源有序調配。
強化跨部門跨區域協作聯合執法機制。我市落實跨區域協作機制,加強府澴河流域河湖長制協作,與武漢市、孝感市兩地河湖長辦開展聯合巡查、聯合執法、聯合會商,合力解決流域水環境問題。武漢市對口支持隨州水環境治理項目有序推進。
綜合施策
著力解決水環境突出問題
浪河匯入府澴河入口處,藍色的河水宛如鏡面一般,彰顯著冬日的柔美與靜謐。
2024年5月,相關人員巡河時發現此處河道中設置有網箱養魚,市河湖長辦第一時間聯系區河湖長辦和相關單位進行處理。該處網箱迅速被拆除,河道恢復了原有面貌。此后,市河長辦多次組織暗訪進行“回頭看”,沒有發現反彈現象。
我市境內中小河流數量多、岸線長、流域廣。市河湖長辦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對河湖“清四亂”工作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度一通報。省水利廳暗訪交辦我市3個河湖“四亂”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上級推送的675個河湖遙感疑似問題圖斑已全部復核完成,未發現問題。結合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拆除了河道管理范圍內的10處臨時便道(圍堰),確保河道行洪暢通。
延伸管護“觸角”。推動河長巡河履職將巡查范圍從責任河流的干流,拓展到責任河流的支流、水庫、小微水體乃至整個流域;把聚焦問題從河湖“四亂”問題,拓展到水源地保護、污水處理廠運行等關系到河流水質、生態修復的問題上來,以“一盤棋”思維推進流域區域共治共管。
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市水利和湖泊局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將控制指標納入縣(市、區)高質量發展繼續評價體系。推進再生水資源循環利用,2024年度全市累計利用中水1944.19萬噸,利用率達到70%。強化生態流量泄放管理,全年共泄放生態流量約3.85億立方米,重點控制斷面生態泄放保障率100%。
同時,常態化做好河道采砂管理,鞏固河道采砂管理成效,隨州在全省率先全面實現河道砂石采運管理單電子化,工作成效得到省水利廳的充分肯定。依法開展涉河建設管理。合理劃分市縣涉河行政審批權限,督促指導縣市區依法依規加強涉河建設管理。全年共辦理52件涉河建設項目防洪影響評價報告審批。
系統治理
鞏固提升河湖治理成效
崩塌的河堤完成基礎加固修復,岸坡上安裝的鎖扣磚牢固整齊。日前,在隨州市漂水支流漿溪店河下段治理工程項目現場看到,整個治理工程已全面完工,治理后的河道整潔通暢,環境面貌“華麗變身”。
我市在推進河湖長制工作中,針對一些時間跨度長、形成原因復雜、解決難度大的歷史遺留河湖“四亂”問題,結合河道治理項目實施之機進行整改。2024年實施了府澴河流域系統治理(隨州段)一期工程、漂水支流漿溪店河下段等5個河道治理項目,完成投資2.9億元,共治理河長149.99公里。通過實施清水河系統治理工程,對歷史形成的侵占清水河河道的127戶房屋進行征拆遷,恢復河道行洪斷面,消除了行洪障礙。
“我們把項目建設與清理河道‘四亂’問題一體推進,強力拆除侵占河道的各類建筑物、構筑物。2024年結合河道治理項目,共整治了7個歷史遺留河湖‘四亂’突出問題。”市水利和湖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建設一批。市水利和湖泊局還積極做好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三類項目”的謀劃儲備,謀劃申報了府澴河流域系統治理(隨州段)二期項目,計劃投資3.2億元,擬治理河長70.04公里,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全面啟動河湖健康評價,完善水環境治理基礎數據。2024年度組織技術單位對均水、陳家河、黎家灣河等23條河流健康程度進行了評估,完成了㵐水岸線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加強小微水體整治。統籌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移民美麗家園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清潔小流域治理等項目資金,高標準整治小微水體1374個。
加強水土流失治理。2024年我市完成治理面積53.33平方公里,完成廣水市聶店河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治理面積14.13平方公里。持續提升河湖水質。推進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鄉鎮污水治理提質增效、老舊管網更新改造、農業面源污染治理,2024年1至12月我市19個省控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100%,3個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本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共同締造
齊心共護一泓碧水清流
身著紅馬甲,手持網兜、長桿,打撈岸邊水邊的塑料瓶、雜草、樹枝等雜物,扮靚城市水域環境。這是不久前,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水利湖泊局結合“清潔家園”行動,聯合開展的“保護母親河”凈水志愿服務活動,5支隊伍、100余名退役軍人“長江衛士”志愿者參加活動,助力提升城市水生態環境。
集聚社會之力,共護河湖之美。我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以“清潔家園”行動為契機,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開展河湖治理工作。市縣兩級河湖長辦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廣泛宣傳,組織開展了河湖長制進校園等宣傳活動,市農業農村局等河長聯系單位結合自身優勢宣傳了河湖管護政策,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辦了隨州市退役軍人“長江衛士”授旗儀式和開展“保護母親河”秋季凈水志愿服務活動,團委系統組織青年干部、青年志愿者開展了“助力河長制爭當河小青”巡河護河行動,河湖長制社會共治氛圍不斷增強。
在全市掀起樣板河創建熱潮,推進幸福河湖試點建設。2024年,我市結合白云湖水環境提升工程推進市直幸福河湖試點建設,結合游河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推進隨縣試點建設,結合漿溪店河治理項目推進廣水市試點建設,結合花溪河水生態綜合整治工程推進曾都區試點建設,以點帶面提高流域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2024年,廣水市漿溪店河獲省級幸福河湖稱號,市發改委、3名河長、6名護河員分別獲“幸福河湖共同締造行動”突出集體、優秀河湖長和最美護河員稱號。
碧水汩汩,奔流不息;碧水長流、業興人和。市河湖長制辦公室負責人表示,2025年,我市將深入貫徹各級精神要求和工作部署,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推動各級河長巡河履職;進一步加強岸線管控,持續整治“四亂”;進一步加強幸福河湖建設,提升人居環境;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以優美的河湖環境、水環境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