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變好了,特別漂亮!這里還經常舉辦文化惠民活動,給我們老百姓帶來了豐盛的文化大餐!”在草甸子街住了20多年的居民尹曉玲,1月17日在觀看國風集體婚禮時感慨道。
自1月1日起,草甸子歷史文化街北街正式向公眾開放,古韻與今風在此激情碰撞。一場場文藝復古盛宴,不僅讓這里搖身一變成為城市新地標,更成為傳承隨州傳統文化、展示城市形象的“會客新客廳”。
草甸子街歷史源遠流長,據地方縣志記載,這里曾是古隨州最大的水運碼頭。歷史上的隨州城區依山水走勢而建,商販們在緩坡草甸處聚集交易,草甸子街由此得名。
街區北起漢東路,南至舜井大道,全長約950米,以接官橋為界,北街是歷史文化街區,南街則規劃為商業拓展區。
2023年3月,隨州正式啟動草甸子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改造建設項目。隨州國投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長兼草甸子文旅公司總經理劉杰介紹:“草甸子街南街預計今年五一左右對外開放?!备脑爝^程中,建設團隊深入研究隨州傳統古民居特色,嚴格遵循“修舊如舊”原則,最大程度還原歷史風貌。在修復工作中,13戶歷史建筑原址“上新”,總面積近800平方米。
這些建筑的外墻上,原住戶的名字清晰可辨。修繕時,團隊精心保留了仍能使用的墻體和裝飾,對破損部分以保護為首要考量,進行原狀修繕,缺失部分則通過多方查閱影像、文字等資料,仔細考證后精準復原。
如今,漫步在草甸子街,古色古香的氣息撲面而來。穿過北街入口處高大的“南關”牌坊,一排門頭裝飾各具特色的古民居映入眼簾。曾經以農貿商品、特色小吃為主的單一商業形態,如今在保留隨州特產的基礎上,增添了濃郁的文化氛圍。
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韓起璞說:“草甸子街改建后既漂亮又有文化底蘊,作為攝影師,我們一定要把草甸子街拍好,用鏡頭充分彰顯老街的文化底蘊?!?/span>
街區內,40余家新老業態相互交融、和諧共處。這里有非遺美食虎福瑞麻花、水塔片、豬油餅、厲山腐乳等各類隨州“老味道”,不少商家還貼心地在店門口附上美食背后的歷史典故。同時,咖啡、花藝、甜品等新業態紛紛入駐。
草甸子北街以文化類業態為主,隨州歷史文化名人館、隨州博物館分館、漢東樓展陳等豐富多樣的文化場館坐落于此。
元旦開放當日,人潮涌動,復古建筑熠熠生輝,游客們或閑逛或打卡,入口廣場傳統民俗節目輪番上演,處處洋溢著喜慶和年節氛圍。
1月17日至19日,草甸子街以“古韻今情 東方婚典”為主題舉辦婚俗文化周活動。期間,巡游隊伍、真人不倒翁互動、繡球招婿等眾多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現場還設有單身交友相親會,吸引大量市民參與。
劉杰說:“開放以來,草甸子街已接待游客40多萬人次。春節期間還會持續舉辦文化周活動?!?/span>
草甸子街的重煥生機,不僅為隨州人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絕佳去處,也讓更多人有機會領略到隨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未來,這里將持續發揮“會客新客廳”的獨特作用,熱忱迎接四方來客,全方位展現隨州的獨特文化魅力。
▲點擊圖片看原文
記者 | 李文軍 黃芳芳
攝影通訊員 | 韓起璞 高建新 馮剛 蕭然
編輯| 方老五
編審| 黃芳芳
監制| 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