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清晰的工業經濟發展脈絡——挺起“工業脊梁”,荊州突破性發展智能裝備、現代化工、紡織服裝、農產品加工四大主導產業,統籌實施產業鏈協同發展、技改提能強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綠色智能引領“四大工程”,錨定高端化升級、數智化賦能、綠色化轉型,以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為依托,持續完善“4611”現代產業體系。
這是一張“含金量”十足的“工業答卷”——2024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位居全省第三;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3.5%,位居全省第四;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87家,位居全省第四。
一年來
荊州工業經濟“進”的信心不斷增強
“穩”的根基不斷夯實
“新”的動能不斷壯大
“好”的因素不斷積累
主導產業強鏈集群
筑牢根基強筋骨
在石首市博物館,湖北仙鶴投產的第一張紙被收藏其中。這張可用于電子產品、顯示屏幕、電容電解、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的紙張,填補了湖北大型特種紙生產空白,補齊荊州高端紙生產短板。2024年1月3日,總投資100億元的湖北仙鶴新材料項目,一期項目正式投產,產能穩步釋放。
湖北仙鶴新材料有限公司廠區
2024年2月,經過反應、中和、噴漿、篩分、包裝,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40萬噸硫基復合肥成功投產,第一車產品順利發貨。該公司集合了史丹利的資源、渠道、資金、產業終端優勢,宜化的資源、技術、產業前端、生產管理優勢,實現上下游產業鏈互補。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約61億元。
華魯恒升荊州基地
2024年9月,碳酸氫銨裝置開車,經過兩百余個日夜奮戰的華魯恒升荊州公司順利投產,以一期項目為平臺,華魯恒升二期項目還將生產高端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和氫能產品等,贏得更廣闊的市場……
一批投資百億元的工業項目投產見效,成為支撐荊州市主導優勢產業的強勁力量。企業集群成勢,為產業發展帶來龐大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和齊備的配套能力,工業經濟根基更加牢固。
2024年8月28日,由中石化四機石油機械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國首艘大型壓裂船(海洋石油696)壓裂設備完成驗收,并陸續運往蕪湖造船廠裝配。
石油石化裝備及工程機械產業是荊州市“461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產業鏈之一。落實鏈長+鏈主+鏈創“三鏈機制”,通過外引內培,推進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重點產業鏈拉動更多企業聚集成群。如今,荊州石油石化裝備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三集群兩基地”——以四機公司為龍頭的油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長江石化為龍頭的石化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嘉華科技、湖北漢科等為骨干的油田化學及智慧油服產業集群,以中石化機械鋼管分公司為龍頭的油氣集輸管材生產基地,以長江大學為主的石油石化科技人才培養基地。中石協專家組來荊州考察時認為,荊州已經建成全國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最全面的產業鏈條。
鏈上發力,產業集群成勢,積蓄發展新動能。荊州石油裝備產業連續15年入選獲評“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重大成套設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上榜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汽車動力及傳制動系統部件、智能家電等10個產業集群獲評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
荊州岑河·金色童年小鎮科創園
2024年,智能裝備、現代化工、紡織服裝、農產品加工四大主導產業完成規上工業產值2427.3億元,同比增長13.8%,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84.9%;其中,現代化工產業增長31.2%,智能裝備產業增長15.5%。
創新引領鏈式發展
產業煥新動能足
曾經的紡織印染產業給人留下了“小而散”的刻板印象。如今,在沙市區岑河鎮,以荊州市紅葉針織服飾有限公司為龍頭,350多家嬰童裝企業形成了從織布、染色、裁剪、印花到成衣加工、物流的完整產業鏈,造就了全國嬰童裝產銷量的“1/8傳奇”。
荊州將供應鏈體系建設作為破解產業發展問題的“鑰匙”?!皟蓡伟l力”,通過入庫單看上游原材料來源,通過出庫單看下游產品深加工去向,以供應鏈思路打通產業鏈,促進供需匹配、提升產業韌性。
積極對接省級供應鏈龍頭企業,荊州產投集團與華紡鏈合資成立華紡鏈荊州子公司,在荊州推行“原料+面料+輔料+成衣”全產業鏈模式,千家荊州紡織服裝企業在華紡鏈平臺注冊上鏈。荊州現有紡織服裝企業近2000家,從棉花加工到產品銷售,5公里范圍內可全面配套,培育出紅葉針織、宇風寶貝、馬克貝瑞等自主品牌90余個,成為波司登、英氏、迪士尼、經典泰迪、森馬、貓人等知名品牌的重要生產基地。
美的樓宇科技荊州產業園智能生產車間。(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丙全 攝)
產業鏈式開花,新質生產力鏈式崛起?!懊涝浦菙怠睌底只溒脚_上,鏈主企業美的“空冰洗”帶動配套企業“看樣學樣”,美的洗衣機獲評全市唯一的國家級5G工廠。全市5G工廠數累計達17家,新增數、總數均位居全省第二。5家企業今年獲批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總數達9家,新增數位居全省第二。荊州還承辦全省“2024‘制造翹楚’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活動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活動”,推動智能家電、汽車零部件等產業依托龍頭企業實施整鏈轉型。
打造營商環境高地
服務助企添活力
南桂集團主攻太陽能光伏鋁型材邊框生產、汽車輕量化用鋁兩大領域,與天合、晶科、東風、格力等企業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年訂單超15億元。在南桂集團帶領下,園區企業加快從民用型材向工業型材轉型升級。這是監利市監利生態鋁產業發展走上快車道的一幕。
監利華中生態鋁示范產業園鳥瞰。(湖北日報通訊員 徐美平 攝)
在產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生態鋁產業企業普遍面臨原材料供應不穩定、價格波動大,企業信用等級低、資金周轉壓力大,以及行業遭遇瓶頸、轉型發展受阻“三大難關”。企業有難關,政府來解題。監利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打造集成集采集供、資金結算、生產合作“三大平臺”,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如果企業是種子,優良的營商環境就是種子成長的春風雨露。
這一年,荊州深入推進“十問十幫”降成本五大行動,為工業企業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成本控制政策,助力企業有效降低引才用人、綜合融資、用能用地、市場開拓、政務服務成本,相關經驗被國務院減負辦列為2024年“強化企業服務 提升減負成效”典型案例;“十問十幫”平臺全年收集問題681條,辦結668條;對首次入規、入規后連續兩年產值增長超10%的企業,分別給予相應獎勵;精心落實關心關愛企業家十條,全市發放“荊州優秀企業家服務卡”136張;選派第五批省級“科技副總”9名,累計選派69名;開展2場“古城新智匯”企業家分享交流會,重商尊商親商的發展環境更加濃厚。
編審:王桃芳
監制: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