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干擔當 奮發有為 推進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
——訪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劉耘禾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王聰瑩 通訊員 徐智建
2月6日,我市召開整體提升環境、建功支點建設大會,對整體提升環境、建功支點建設作出系統部署。市委社會工作部作為新組建的部門,如何強化支點意識,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強化新興領域黨建、凝聚服務群眾等方面擔起新使命?近日,隨州日報全媒記者采訪了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劉耘禾。
注重“三個結合”,實現良好開局
問:全市“新春第一會”提出“將全部力量聚攏到整體提升環境、聚焦到建功支點建設”的核心要求,請您結合實際,談談對隨州社會工作的指導意義?
答:全市“新春第一會”,市委堅持以整體提升環境作為建功支點建設的切入點、突破口,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全市社會工作系統干部紛紛表示,要準確把握新觀念、新要求、新提法,瞄準新目標、新任務、新舉措,迅速轉變思想,把全部力量向“整體提升環境”聚攏,把全部工作向“建功支點建設”聚焦,為“整體提升環境建功支點建設”貢獻社會工作力量。重點做到“三個結合”:一是結合“國之大者”明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期社會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社會工作會議為做好當前社會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將有關決策部署細化為社會工作“隨州實踐”。二是結合省市要求求突破。省委提出要整體提升“七個力”,市委要求實現“七個整體提升”,我們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謀實具體舉措,以重點工作有效突破帶動社會工作質效整體提升,為隨州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三是結合目標任務抓落實。認真落實省委“干部素質提升年”要求,進一步提高工作站位、工作標準、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制定部機關“學習提能.崗位練兵”計劃,不斷強化干部引領力、學習力、能動力、協調力、執行力,推動社會工作隊伍戰斗力整體提升。
提振工作作風,鍛造過硬隊伍
問:為助力隨州實現“爭先進位”目標,市委社會工作部計劃采取哪些具體舉措,將干部潛能有效轉化為驅動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答:打鐵必須自身硬。推動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隊伍建設是保障,我們著力在四個方面強化自身建設。
一、加強思想淬煉。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長效機制。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制度,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二、加強政治歷練。深化理論武裝,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強化政治機關意識教育和對黨忠誠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當好合格兵、勇當探路者、甘為鋪路石、永做老實人。
三、加強實踐鍛煉。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和基層訴求,協調解決實際困難,把服務基層、服務群眾體現在工作實踐中。注重工作一線鍛煉干部,提高群眾工作能力。
四、加強專業訓練。實施全市社會工作系統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執行“日記、周報、月督、季考”制度,舉辦社會工作系列示范培訓班,幫助系統干部人才隊伍掌握政策、熟悉業務、提高本領。
聚焦重點任務,推進工作落實
問:對標市委要求,市委社會工作部如何具體謀劃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強化新興領域黨建、凝聚服務群眾等方面的工作?
答:按照市委“單項工作走前列、整體工作爭進位”的要求,我們將年度工作任務清單化、項目化、責任化,著力在“四個聚焦”上下功夫、擔使命、創一流。
一是聚焦“清潔家園”行動,推動人居環境實現“新提升”。充分運用領導包保、宣傳引導、群眾參與、獎懲激勵等工作機制,組織發動全市干部群眾“齊動手、掃干凈、碼整齊、拆通透”,開展市容市貌、環境衛生、戶外廣告、園林綠化、“門前四包”集中整治,著力“清三邊、治三亂、建三園”,推動全市城鄉環境顯著改善,以城鄉環境之“凈”增融合發展之“效”。
二是聚焦強化基層黨組織作用,推動基層治理實現“新成效”。優化治理單元,劃細劃小微網格、鄰網格。持續推進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問題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加強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開展城鄉社區治理優化提升行動,打造“一社一品”特色社區,推動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加快推進完整社區、青年社區創建。深化全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信息系統推廣應用,加快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是聚焦健全黨的組織體系,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實現“新突破”。持續提升新興領域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覆蓋”質效,加強新興領域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做好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發揮全市行業商協會黨委和黨建工作指導員作用,對全市性行業商協會黨建工作進行分類指導,持續夯實行業商協會黨建工作基礎;按照“一會一品牌”的思路,推進黨建與會建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行業特色鮮明的黨建工作品牌,以高質量黨建賦能行業發展。
四是聚焦人民信訪、人民建議征集、志愿服務等工作,推動凝聚服務群眾工作實現“新進展”。探索建立人民建議征集工作體系和辦理體系,積極拓展人民建議征集渠道和方式,有效整合各類民聲反映渠道。聚焦黨政所需、群眾所盼、志愿所能,不斷壯大志愿者隊伍力量,拓展志愿服務領域,豐富志愿服務形式,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在隨州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