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做好‘土特產’文章,發展林下經濟,促進鄉村特色產業延鏈增效、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隨州市委書記馬澤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以隨州香菇產業為樣本,講述了如何以一朵小香菇為支點,通過全鏈條升級、龍頭引領、惠農機制創新和品牌賦能,將“土特產”轉化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生動實踐樣本。
隨州是全國現代香菇產業的發源地,享有“中國香菇之鄉”美譽。馬澤江表示:“產業鏈的長度決定了增值收益的增長幅度。我們正大力實施香菇全產業鏈建設,不斷提升產業化水平?!?/span>隨州的實踐緊扣政策導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隨州一方面強化科技賦能,建設智能化種植示范基地,推廣“四季出菇、移動方倉”等模式,開發智能機械提升出菇率;另一方面向高附加值領域突破,研發香菇多糖、多肽等精深加工產品。2024年,隨州香菇精深加工出口占比達91%,印證了“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動能。“品牌是‘土特產’走向市場的通行證?!瘪R澤江介紹,隨州整合“弱、小、散”品牌,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矩陣,通過制定行業標準、舉辦國際香菇博覽會等舉措,推動“隨州香菇”區域品牌價值達176.28億元,位居全國食用菌榜首。政策支持與市場開拓雙輪驅動下,隨州創新“買全國、賣全球”機制,聯合頭部企業打造出口中心。2024年,“GOOD?LUCK”香菇辣醬簽下1億美元出口訂單,并與6.1萬家海外商超達成合作,成為“土特產”國際化的生動注腳。“促進特色產業聯農帶農,重點是在農戶干不了的領域發力,把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馬澤江強調。隨州通過“企業+合作社+菇農”模式,降低小農戶生產成本超5000元/萬袋,并建立訂單收購、保底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確保產業紅利惠及30萬從業人員,帶動17個香菇專業鎮人均增收超2.5萬元,切實讓農民挑上“金扁擔”。同時,隨州創新金融支持,開發香菇種植保險、倉單貸等產品,每年投入1億元獎補資金,2024年涉農貸款余額突破600億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促進藻類食物開發”。馬澤江介紹,隨州正借力湖北省“菇七條”專項政策支持,錨定“全國香菇交易中心、研發中心、加工中心、出口中心”目標,推動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在湖北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中爭當標桿?!鞍l展特色農業需緊扣三個關鍵:一是科技賦能,將生物育種、智能裝備等新質生產力要素融入傳統農業;二是全鏈思維,推動三產融合;三是利益共享,讓農民成為產業鏈的參與者與受益者。”馬澤江認為。
來源 |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