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應城城區航拍(李鴻飛 攝)
2024年,應城發揮經濟大縣挑大梁作用,交出經濟高質量發展亮麗答卷——全市經濟總量突破530億元,較2021年新增近百億元;首次躋身中國縣域投資競爭力百強縣市。
應城市委擲地有聲:堅持“大抓工業、抓大工業、把工業抓大”不放松,錨定沖刺縣域經濟“全國百強”目標“敢快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應城篇章,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早春時節,應城大地乍暖還寒,雙環科技卻是熱火朝天。
“5G+云網筑基應城雙環智能工廠”中央控制室里,電子大屏上顯示著AI智能識別攝像頭的實時監控畫面。2023年,這家老牌鹽化工企業在年產40萬噸合成氨項目點火瞬間,用“數字革命”書寫行業新篇章:AI算法調控設備參數,人力成本下降20%,生產效率提高了約30%,合成氨每噸成本下降1200元。“過去拼資源,現在拼‘算力’,技改讓老產線煥發新生機?!彪p環科技總經理魯強感嘆,年產60萬噸聯堿節能技術升級改造項目也在按智能工廠標準建設,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碳減排87487噸、純堿綜合能耗下降28%。作為全國鹽和鹽化工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近年來,受環保門檻抬升、原料價格波動、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鹽化工企業經營壓力大增。應城精準對接省“51020”產業體系,以工業經濟“賦能挺脊”行動為抓手,以“2+1”主導產業集群(現代化工、綠色建材、新能源)為骨架,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鏈垂直整合與橫向拓展,構建具有全國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圈。建設全省綠色化工循環經濟示范區,打造千億級現代化工產業集群。以云圖控股、雙環科技等企業為鏈主,現已形成鹽、堿、肥等全產業鏈,正在全力開辟氯、氫深加工領域;以英科卡樂、星火化工等企業為鏈主,發展高檔油墨、化工新材料等精細化工產品;以回盛生物、宇陽藥業等企業為鏈主,創新研發生物制藥、醫藥中間體等產品。![]()
湖北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何博 攝)
建設華中地區綠色建材重要生產基地,打造百億級綠色建材產業集群。以三棵樹新材料為核心,引導上下游產業聚鏈成群,形成以“建材—裝飾—家居”為主導的綠色建材產業鏈。湖北三棵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何博 攝)
建設國家級深地儲能中心,打造百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推進“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中國能建3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示范工程項目實現單機功率、儲能規模、轉換效率三項世界領先。全容量投產后,年發電量約為5億千瓦時。位于應城市的全球首座30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電站(蔡青陽 攝)傳統線,近三年,實施技改項目163個,兌現獎補資金2.9億元,在鹽化工領域裂變出5條產業鏈,培育出高新技術企業41家;新興線,12個新能源項目總裝機96.5萬千瓦,正形成風能、光能、生物能等綜合利用的新能源產業鏈;未來線,引入中通無人車、華彩光電光敏膠膜等未來產業,讓“膏都鹽?!遍L出“數字芯”。強基固本,2024年應城工業發展成績亮眼:1家企業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5家企業獲批省級“綠色工廠”,4家企業獲批省制造業單項冠軍,15家企業新晉省專精特新企業,3家企業躋身省科創“新物種”瞪羚企業,2家企業入選湖北百強高新技術企業。抓招商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
在沖刺全國百強的征程中,應城將招商引資列為“一號工程”,落實孝感市“321”工作機制,構建“一把手”帶頭、專班推進、全員參與的“大招商”格局,全力開展招商引資“比拼躍升”行動。然而,面對國家招商政策調整和區域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內陸縣市招商引資困難重重。
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
圍繞“2+1”主導產業,應城市“四大家”負責人任“鏈長”,以“產業鏈+鏈長制”方式強力推進產業鏈招商,成功招引武漢欣祥CCA水楊酸、玉龍涂料、漢華卓越儲能電站等一批重大項目,引領帶動主導產業聚鏈成勢。
應城還創新打法,精準施策,開辟招商引資新路徑。
“鏈主”引領,串珠成鏈。東馬坊工業園引進三棵樹涂料,發揮其“鏈主”企業龍頭效應,吸引保立佳、宜淶、格林等一批上下游企業落戶園區,一條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由小變大;開發區以樂華廚衛為“鏈主”,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形成集聚優勢明顯的家居產業集群。
場景賦能,賽道換新。華彩光電攜光敏膠膜項目落戶, 開辟電子信息新材料賽道。中通集團看中應城物流場景創新潛力,投資建設物流無人車項目。
要素配套,強化支撐。對開發區、東馬坊工業園、長江埠工業園、鹽化工業園進行提檔升級,“筑巢引鳳”成效明顯,僅2024年新落戶企業25家,新投產企業47家。
招商戰場的“方法論”創新,在鄉鎮同樣精彩紛呈。黃灘鎮組建“招商地圖”,將388名在外能人名錄連點成網,發揮“以商引商”“鄉情紐帶招商”的磁吸效應,3天跨省對接,斬獲3億元意向投資。2024年,應城共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06個,協議引資額超680億元,其中,簽約50億元以上項目4個。一張取水權證能值多少錢?應城新都化工給出的答案是1000萬元!2024年6月,該公司取得取水權不動產權證書,全省首本!當年8月,該公司以取水權證質押貸款1000萬元,全國首筆!“水資源”變“水資產”,不僅破解了企業融資難題,更折射出應城營商環境改革的深層邏輯: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公共資源交易評標環節錯誤快速糾正機制、采購人內控建設分級管理……2024年應城開展的國家級和省級共9項先行試點,件件是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在應城經濟開發區,57個工業項目享受“零費用”接電服務;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為34587戶次納稅人減稅降費6.13億元,為10戶企業辦理留抵退稅3170萬元;“政采貸”突破2億元、“信易貸”授信15.45億元,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高效辦成一件事”,讓“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1931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群眾辦事“零跑腿”成為常態;46項“一事聯辦”和25個“一業一證”主題上線,新生兒出生、社保卡辦理全省試點民生事項從“多窗跑”變為“一鍵達”;“跨域通辦”覆蓋武漢都市圈1000個事項。定期召開蒲商返鄉座談會、政企溝通懇談會,成為市領導干部的“必修課”;25名市領導干部包保75家企業,60個市直部門包保87家重點企業,2024年走訪收集的問題120條,全部解決或解釋到位;公安部門為鑫合達追回千萬貨款,印證著“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柔性執法清單上68%的容錯空間,則彰顯著城市的治理溫度。用心用情,真抓實干,收獲了市場主體的信任,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向優。這座曾以“膏都鹽?!甭劽墓I重鎮,如今正以“創新之鹽”調味發展,“儲能之能”驅動未來,在荊楚大地上譜寫新時代的奮進長歌。
編輯:李家園
審核:楊俊 董雪
![]()
![]()
版權聲明
凡應城市融媒體中心的視頻、音頻、文字資料,版權均屬應城市融媒體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應城市融媒體中心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發表。違者應城市融媒體中心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