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漸濃,全國兩會勝利閉幕。在這場匯聚民智、共商國是的盛會上,來自黃岡的5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著老區人民的囑托,以飽滿的履職熱情和深刻的基層洞察,圍繞區域協同、鄉村振興、紅色文旅、民生改善等重點建言獻策,體現了為民初心,彰顯了代表使命。
強化區域協同——以大別山精神凝聚“跨域共生”合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發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的疊加效應,積極培育新的增長極。
大別山地區能否成為新的增長極?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李軍杰在接受央視新聞頻道、法治日報、湖北日報等媒體采訪時說:“大別山革命老區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區,處于武漢、鄭州、合肥三個省會城市之間,是武漢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聯結地帶,版圖面積6.5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000萬,經濟體量接近1.2萬億,是一個人口規模和市場容量較大的經濟單元,也是推動鄂豫皖區域協同發展的關鍵地區!
李軍杰表示,近年來,黃岡、信陽、六安等市主動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在資源整合和協同發展方面已初見成效?缡f作需要國家政策支撐。希望在國家層面研究出臺支持鄂豫皖三省毗鄰地區一體化協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著力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生態旅游帶、推進產業互補互興、促進生態環境共保共治等方面建設一體化發展新機制。
自然地理無法改變,但經濟地理格局是可以改變的。如果整合、放大大別山區生態、文旅、交通、區位、特色農產品等資源優勢,大別山區就有能力與周邊大城市進行能量交換,重塑經濟地理格局。以紅色文化為例,目前黃岡、信陽、六安三市正在共同闡釋和弘揚大別山精神,以紅色文化遺跡為依托,高水平打造大別山紅色旅游圈,建立資源共享、線路共建、品牌共創和貨源互送機制,老區的文旅康養資源與周邊都市圈的消費需求緊密結合,形成良性互動。
紅色是革命老區的底色!按髣e山精神不僅是歷史記憶,更是發展的精神密碼!比珖舜蟠、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講解員程星,兩會期間化身“紅色文旅推廣大使”。在接受新華社、中國旅游報、國家文物新聞中心、湖北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采訪時說,希望國家層面支持黃岡聯合鄂豫皖三省以“大別山精神”為主題,打造跨省紅色研學線路,并推動紅安黃麻起義紀念園創建國家5A級景區。
鄉村全面振興——深挖價值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黃岡是農業大市,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產等比較優勢在農村,發展的問題和短板也在農村。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黃岡的現代化!叭r”問題依舊是代表們關注的重中之重。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錦秀將“廢秸稈”轉化為“鮮羊肉”的故事,引發媒體關注,央視新聞頻道、《經濟日報》、《新華每日電訊》等中央和省級媒體紛紛予以報道。
通過政府補鏈強鏈政策,劉錦秀和鄉親們立足大別山的綠水青山,探索出秸稈轉化為鮮羊肉的綠色發展模式,錦秀羊成為中部首家羊業養加銷打造垂直供應鏈的羊業集團,帶動了河南、安徽、湖北15個縣市的眾多父老鄉親走上致富路。
“回望這20多年,從參與脫貧攻堅到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從依靠單一產業向打造集群產業,從傳統種植養殖向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我與鄉親們始終堅守大別山、養好黑山羊,與鄉親們共同創業、共同富裕!苯涍^深入調研,劉錦秀建議相關部委將湖北黃岡作為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出臺政策支持農民秸稈種植及離田的補貼、支持市場主體進行秸稈綜合利用的科研轉化。
用好大別山特色農產品等資源優勢,推進生態價值轉換,是鄉村全面振興的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說,社區書記管的事特別多,很不容易,讓我深受鼓舞!比珖舜蟠、蘄春縣橫車鎮九棵松村黨委書記董振興表示,總書記對基層工作者的關心牽掛,激勵著我們保持昂揚的奮斗姿態,帶動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近年來,九棵松村村集體收入達數千萬元,是全國文明村、全省十強村。
從依靠石英等礦產資源到生態綠色資源的轉變,九棵松村主動融入蘄春縣“中國艾都”戰略布局,引進湖北喜上艾科技有限公司,帶動周邊形成數千畝艾草種植基地,經過生態修復后的靈虬山石英礦區蝶變成為3A級景區。
他在接受學習強國、農民日報、湖北日報等媒體采訪時建議,將“蘄春艾灸師”打造成國家知名勞務品牌帶動更多群體就業增收,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承辦國家一類賽事,設立國家職業標準等級評定過渡期并由蘄春先行先試,進一步提高“蘄春艾灸師”勞務品牌知名度、認可度、美譽度,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和鄉村全面振興。
保障和改善民生——破解“急難愁盼”,夯實基層治理根基
全國兩會上,民生議題始終牽動人心。從農業保險到防洪工程,從養老金提標到數字鄉村,黃岡代表們的建言,勾勒出一幅“保安全、穩收入、增福祉、促發展”的民生圖景。這些建議不僅回應了老區人民的迫切需求,更揭示了民生改善的深層邏輯:政策精準滴灌、多方協同發力、創新突破瓶頸。
全國人大代表、黃梅縣老鋪村黨支部書記陳燎原在湖北代表團審議發言時說:“農村空巢老人和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問題,是鄉村全面振興必須跨越的兩道坎!彼ㄗh國家加大對農村養老機構的財政補貼!安荒茏屘摂M世界的‘毒瘤’侵蝕青少年的精神家園!贬槍η嗌倌耆后w,他呼吁建立網絡游戲分級管理制度,加強內容審查。
陳燎原接受國家電網報、檢察日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九派新聞等媒體采訪時,從不同角度介紹履職情況:推動老鋪村完成光伏發電并網,讓村民用上“綠電”;提出的跨區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建議,獲最高檢函復支持。今年提交的“關于支持華陽河流域水安全治理的建議”,直指黃梅發展的一大痛點——水患治理。
與此同時,赤東湖及華陽河片區排澇治理工程成為另一焦點。該流域為黃岡市的糧食主產區,存在“關門淹”、外排能力不足等防洪問題,通過項目的實施,能夠減少對農業生產的災害損失,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李軍杰建議將排澇治理工程納入國家“兩重”項目,投入26.58億元實施治理工程!斑@不僅是防洪線,更是民生線、發展線!贝韨儽硎。
此外,董振興提交了“關于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的建議”,提出建立聯動調整機制,按GDP增速、物價指數動態上調養老金;允許補繳繳費基數,增加個人賬戶積累。
當前,黃岡正以“依托都市圈、輻射大別山”的戰略融入區域協同發展。此次全國兩會上,代表們還帶去關于鄂黃第三過江通道增設軌道功能的建議等。這些建議不僅關乎黃岡一域,更為全國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破局之道”。
(來源:黃岡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汪秀玲 李嬌 魯娜 李好 胡輝 通訊員 王立果 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