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到江邊“看?!比ィ?/h2>
我的宜昌
瀏覽量
作者:陳飛、崔艷華、鐘文璐、鄧羽琴、蔡昶
在綿延的宜昌長江岸線,被市民親切稱為“宜昌小青島”“宜昌小維多利亞”“宜昌曼哈頓”“鼓浪嶼分嶼”的江灘秘境正悄然走紅。短視頻平臺等媒介上,#宜昌看海#等話題熱度一路飆升,“宜昌藍”形成特有濾鏡視覺符號。這些打卡點何以爆火?有哪些特質?市民江邊“看?!睙岢狈从沉耸裁矗空埧从浾咛皆L和專家評說。

“宜昌小青島”
碧浪清波與巍峨大壩深情相擁
“宜昌‘小青島’出圈了,這里風景獨特迷人。”3月12日一早,市民覃世明在微信朋友圈曬出前兩天拍的照片,引得朋友們紛紛點贊、詢問。照片中,陽光燦爛,江水碧藍,看起來好一派“濱?!憋L光。這是位于西陵區西壩街道光明路社區的西壩大江生態步道,被網友稱為宜昌“看海”的“小青島”。

“宜昌小青島” 通訊員 朱靈 攝
當天,記者來到這里,天正下著小雨,仍有市民三三兩兩撐著傘拍照打卡。站在休閑步道,右邊便是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放眼望去,江中不時泛起浪花,水鳥偶爾掠過水面。走下臺階,淡藍色的江水輕輕拍著岸邊礁石,護坡生態框的植草含翠欲滴,40多棵櫻花樹含苞待放。臨江便道上的秋千、休閑座椅等,與沿江景觀相映成趣。
在光明路社區,記者見到了臨江綠驛先鋒隊志愿者薛勇。從去年底西壩大江生態步道對外開放,她就帶領志愿者在江邊撿垃圾、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等。薛勇說,她是西壩大江生態步道的受益者之一。“以前步道所在位置都是菜地,我的房子正好對著江邊,每到夏天,酸臭味讓人不敢開窗。”2023年,社區花大力氣清理了菜園,修建了步道。“如今,我每天都要到步道散步。”
光明路社區黨委書記陳愛麗介紹,步道工程的修建極大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步道緊挨臨江小區和六一小區,覆蓋居民2000多人。一期工程配套建設500平方米的黨群連心站于去年底同步開放,為附近居民提供書籍、飲水機、健身器材、應急藥箱等便民設施和貼心服務。
據悉,西壩大江生態步道二期工程計劃于3月底開工,項目全長約2.4公里,預計年底貫通。
“宜昌小維多利亞”
城市霓虹與流動波光浪漫交織
3月11日,清晨的陽光灑落在點軍區維多利亞港灣小區一帶的江面上,波光粼粼。站在江灘遠眺,江北一棟棟現代化高樓如巨人般矗立,繁華的都市氣息跨江而來。這里被譽為“宜昌的維多利亞港灣”,不僅因其小區名稱,更在于人與自然和諧共融,城市與長江相依相生的浪漫氛圍。
今年80多歲的文素華就居住在維多利亞港灣小區,她見證了一片荒地蛻變為網紅打卡地的奇跡。2019年,文奶奶搬至此地,每天清晨沿江畔散步,眼前是一片荒地,步道則是泥巴石子路。
浩蕩的長江水在此形成一股回流,將江中細沙沖到岸邊,日積月累,便形成了一個天然沙灘,面積達七八百平方米。沙灘細膩柔軟,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游玩。文奶奶回憶道,每逢周末,小區道路上停滿了車輛,許多父母帶著孩子在沙灘上搭帳篷、野炊、游泳,并拍照分享,這里逐漸成了知名的宜昌網紅沙灘。

“宜昌小維多利亞” 通訊員 陳斌 攝
2021年后,小區環境愈發完善,江邊泥濘的道路變成了寬敞平坦的石板路,岸邊的燈光則為夜晚的沙灘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隨著我市亮化工程推進,對岸的西陵區沿江一帶披上了亮麗的燈帶,形成了城市燈光秀。
夜幕降臨,眾多游客站在維多利亞港灣小區的步道上,吹著江風,欣賞著迷人的江景。對岸的建行大廈、鎮江閣、世紀歐洲城的燈光霓虹閃爍,將整個江面映照得五彩斑斕,仿佛一條舞動的綢帶在夜色中熠熠生輝。許多人都說這里的景色像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灣,“宜昌小維多利亞”的名稱因此而傳開。
這些景象與城市的飛速發展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畫卷,讓人在欣賞中感受到人城共榮的脈動。這里,也見證了宜昌人的幸福與美好,成為市民心中的浪漫之地。
“宜昌曼哈頓”
滔滔江水與城市天際共繪摩登
3月11日,在點軍區艾家鎮集鎮臨江公路的一處上坡路段,不少市民被風景吸引,停留在此處俯瞰長江,遙望對岸宜昌城區的天際線。
今年1月,有網友在此處抓拍到路過的人、車與長江對岸鱗次櫛比高樓的同框畫面,并發布到社交平臺,引來許多關注,一時間這里成為宜昌新晉的熱門打卡地,不少人將這道風景線稱為宜昌的“曼哈頓”。

“宜昌曼哈頓” 中建·宜昌之星時代中心項目方供圖
站在打卡點,眼前是開闊的長江,滿載集裝箱的貨船緩緩駛過,右邊是伍家崗長江大橋,江對岸則是林立的高樓。白日天氣晴朗時,江面波光躍動,倒映著錯落的樓影;雨天時,高樓大廈在霧中若隱若現,給城市的天際輪廓增添了幾分神秘;暮色四合時,霓虹燈亮起,繼續妝點江邊風景。
在打卡點一旁,可見一處廢舊工廠的大門。據艾家鎮劉家村黨總支副書記劉國華介紹,這里就是原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8年前,為實現沿長江一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清零”,田田化工率先停產。如今,原址旁油菜花海搖曳。
不遠處,原來的羅鏡灘渡口也見證了宜昌的變化。過去,一批工業企業集中在江對岸的伍家崗區,人們從羅鏡灘渡口乘船到江對岸求學工作。2019年,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和改善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水域環境,羅鏡灘渡口關停。如今,江對岸的工廠已經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其中就包括去年10月封頂的中建·宜昌之星時代中心項目。這幢43層、高度約220米的摩天大樓佇立在長江北岸,成為打卡照中頗具特色的背景。
“當取景框里現代化都市氣息撲面而來,我可以真切感受到宜昌的發展蛻變。”正在這里拍照打卡的市民楊楊說。在她的打卡照里,江水載著都市倒影向東奔騰,書寫城市發展的新敘事。
“宜昌鼓浪嶼分嶼”
開闊江灘與嶙峋礁石相映成趣
3月11日,從點軍區艾家鎮艾家村三組枇杷垴向長江步行,一片平緩的江灘鋪展開來。嶙峋的礁石錯落有致,或高聳挺立,或傾斜伸展,與碧波相映,仿佛是大自然隨意揮灑筆墨,勾勒出一幅獨特的畫卷。
2020年,一段航拍視頻將這片江灘推上“頂流”,由于風貌與廈門鼓浪嶼相似,網友冠以“宜昌鼓浪嶼分嶼”名號,感慨在長江邊也有“看江如看?!钡脑娨狻kS后,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涌現大量打卡攻略,婚紗攝影、露營愛好者等蜂擁而至,成為城區近郊的“出片”好去處。
“20世紀70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在這里發掘出3000多年前的商代陶器,命名為枇杷垴遺址。”點軍區文旅局局長汪軍介紹,每年夏季漲水時礁石隱于江底,春秋冬三季水位下降,裸露的石塊與草地交織,尤其是春季油菜花盛開,為最佳觀賞期。

“宜昌鼓浪嶼分嶼” 記者 林瀟 攝
“這里開闊又寧靜,像是城市的‘呼吸口’?!笔忻窭追G說,相比廈門鼓浪嶼,這里礁石的滄桑與江畔的風情頗具特色,且近在身邊,足以撫慰日常都市生活的疲憊。
枇杷垴江灘走紅后,高峰期日均客流能達到500余人。艾家村在沿江公路邊新建了可容納百余臺車輛的停車場,村委會內的約50個車位也免費開放,并增設了公廁和路燈。村委會還組建志愿者服務隊,周末及節假日輪班值守。
盡管人氣高漲,艾家村堅持保護自然底色,讓市民自由享受野趣?!拔覀冇媱澰谕\噲龈浇∫幠R爰b箱式餐飲?!卑掖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方志言表示。
闞如良:讓宜昌“看?!睙岢背蔀閿⑹驴臻g
宜昌江邊“看?!被鸪鋈α耍∵@一現象在激發活力、吸引流量同時,對我市沿江風貌打造有何啟示?文旅融合如何為城市煥新帶來更大動力?記者采訪了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三峽智庫專家闞如良。
“分享主導的社交文化讓‘出片率’成為激活休閑旅游消費的‘催化劑’,人們往往會優先考慮‘打卡出片’來規劃旅行。”闞如良教授介紹,宜昌“半城山水”格局為市民提供了天然取景框,長江與山體構成多層次景觀,碧“?!彼{天的視覺元素滿足了內陸居民對濱海城市的意想。
闞如良認為,市民、網友對宜昌沿江幾處江灘冠以“小青島”“曼哈頓”等稱謂,是對宜昌城市和環境的贊譽,也是對宜昌世界級旅游資源的認可。這一切的美好,都得益于近年來宜昌市采取一系列科學有效的長江大保護措施和城市規劃建設,讓濱江岸線成了市民和來宜游客休閑打卡的好去處。
“網紅打卡現象是城市生命力的直觀映射,也是發現宜昌之美的自覺行動?!标R如良認為,隨著宜昌“看海”網絡曝光度急劇增加,游客數量在短期內暴漲,這對公共服務和公共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統籌考慮市民和游客需求,主動謀劃“看?!本€路、觀景平臺、城市公交、停車場、公共廁所、服務設施以及攝像頭實時監測人流等軟硬件設施配套建設,全方位保證游客體驗質量。
同時,闞如良認為,“看?!贝蚩c的魅力不能僅限于美感,也需蘊含豐富文化內涵并彰顯時代價值。宜昌需把握機遇,讓“看海”熱潮不止于流量狂歡,更應該注重宜昌特色文化的用戶思維挖掘和時尚性表達,成為講好長江故事的當代敘事空間。
他建議,可在“看?!贝蚩c融入宜昌厚重的歷史、豐富的人文,將“來電之城”、屈原、昭君等IP以及特色非遺、工業文明、長江大保護成果巧妙融入場景并進行藝術化設計、數智化運營,周邊配置宜昌文創店等,瞄準市民及游客喜好實施真誠“寵粉計劃”,盡快形成“打卡——引流——消費”閉環。
闞如良說,作為“大國重器”所在地和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要節點城市,與江共生的宜昌有著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正從婉約清麗的“三峽門戶”邁向大氣開放的“來電之城”,奔向更廣袤的“時尚藍海”。表達“新宜昌美學”,期待更多外地游客和市民探索和打卡。
(記者陳飛、崔艷華、鐘文璐、鄧羽琴、蔡昶,通訊員黃雙全、熊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