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澳科技的現代化廠區。(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長飛潛江生產車間,工人在崗位上忙碌。(湖北日報全媒 記者 任勇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黃璐 通訊員 杜少華 張文文 劉彥輝
潛江,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富礦好水底子靚”。憑借資源稟 賦,上世紀70年代,石油化工產業一度占到潛江經濟體量的60%以 上。
以國家級高新區為載體,潛江擁有經開區、江漢鹽化工業園2個省 級合規化工園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鹽化工、煤化工、醫藥化工、 化工新材料為主導的化工產業體系。
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打造現代化工及能源萬億級支柱產業,在資 源約束趨緊以及綠色低碳發展背景下,潛江化工產業如何再創新優 勢?
潛江提出,堅持優勢做優,以延鏈補鏈為抓手,加快產業高端 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千億現代化工產業集群。
石油化工向精細化工延伸—
打造500億級企業再造新金澳
陽春三月,在潛江經濟開發區,中能新型化工高端材料一期年產 13萬噸順酐項目現場,現代化的裝置宛若鋼鐵長龍。 “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籌備開工事宜,計劃今年5月投產。”金澳科技 (湖北)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澳科技”)副總裁楊巍介紹,順酐 是一種新型高端化工材料,很多產品離不開它,在可降解塑料、建 筑、醫藥等領域廣泛運用。
“生產順酐的原材料,主要來源于石油煉制的副產品丁烷!睏钗 說,以前,企業將丁烷當作液化氣賣掉,如今,丁烷轉化為順酐的過 程,實質上是將低價值原料升級為高附加值化工產品。
總投資126億元的中能新型化工高端材料項目,是金澳科技推動產 業結構轉型升級、向新材料新能源領域進軍的重要一步。
金澳科技始建于1976年,于1997年12月改制成立,是華中地區唯 一被保留下來的地方煉油企業,連續多年登榜“中國企業500強”“中國 民營企業500強”。
近年來,石化行業面臨市場需求萎縮、價格持續走低、資源嚴專 趨緊等挑戰,金澳科技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們深知,唯有不斷創新,向內挖潛,向外延伸,才能確保企業 的生存與發展!闭劶斑^去一年,金澳科技黨委書記、輪值總裁肖生強 深有感觸。
去年,金澳科技歷經四個多月的停工大修與技術改造,一場綠色 變革悄然展開—— 率先在全國使用95%以上熱效率的高效加熱爐技術,能源利用率 大幅提高; 通過低溫熱回收制取蒸汽、高效保溫技術、能源梯級利用、全廠 富氫氣體回收等,實現蒸汽、氫氣、燃料副產平衡。 同時,企業內部實行節能增效激勵政策,鼓勵干部員工積極探 索、勇于創新。去年金澳科技節能減排年增效益2.2億元。
2024年技改,金澳科技投入5.59億元,在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 下,這筆技改投資值嗎? “寧可不賺錢,也要環保和安全!毙ど鷱娬f,這是金澳科技一直以 來秉承的發展理念。 楊巍分管企業安全生產和技術改造,是金澳科技的第一批員工。 在他的記憶中,企業先后經歷10余次大規模技改升級,每一次都實實 在在地投向新技術、新工藝。 “技術改造不僅為安全生產提供有力保障,更推動了企業向綠色化 工轉型!睏钗≌f。 面對石油化工發展動力衰減的局面,作為潛江石化產業的龍頭企 業,金澳科技將走向何方? 潛江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推動石油化工向精細化工延伸,重 點支持金澳科技龍頭再造,完善“油頭化身精化尾”產品鏈,實施中能新 型化工高端材料等重大項目,推進乙烯、丙烯、芳烴產業鏈向“新興、 高新、高端”延伸。
3月17日,潛江市召開支持金澳科技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在金澳 科技會議室,潛江市委書記、市長與企業負責人圍坐在一起,了解企 業訴求、解決企業問題、交流產業發展。 政企同心同向,只為共同的目標——加快打造500億級企業,再 造一個新金澳。
鹽鹵化工向光電材料裂變——
建設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基地
3月18日,在長飛光纖潛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飛潛江”)第五 期生產車間,光纖預制棒被高溫加熱后,拉成一根根纖細如發的光纖,輕盈躍出。
“這款G.654.E光纖具有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傳輸的特點。”長飛潛江總經理錢新偉介紹,公司通過持續技術創新推動產品升級,在高性能光纖領域取得顯著突破。 與傳統光纖相比,G.654.E光纖屬于光纖領域的“高端款”,憑借領 先的技術和產品競爭力,帶動企業效益增加。錢新偉坦言,面對常規光纖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的行業現狀,長飛優化產品結構,通過提升 高端產品占比,開辟新的增長極。 “第五期項目通過設備技術升級與生產工藝革新,構建起智能化生 產體系,實現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的同步躍升!卞X新偉說,公司將繼 續全面推行綠色制造,通過生產方式潔凈化、能源結構低碳化、綠色 管理智能化等措施,推動“綠色工廠”走向“零碳工廠”。
長飛與潛江的緣分,源于江漢鹽化工的副產品氫氣,是生產光纖 預制棒不可缺少的原料,雙方通過合作,實現氫氣變廢為寶。從2017 年首期項目投產至今,長飛潛江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預制棒生 產基地。 “正是長飛落戶潛江,實現了潛江光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的跨 越!睗摻咝聟^相關負責人介紹,以長飛為媒,引進菲利華、日本信越、新硅科技、法液空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落戶潛江,構建了“電子材 料一光纖預制棒一光纖光纜一光纖器件一光信息服務”完整高新產業鏈。
微電子材料被譽為現代信息產業的“心臟”。當前,一大批微電子材 料企業在潛江快速成長。它們“年齡”不大,但發展勢頭迅猛。 中巨芯二期項目于2月27日開工,電子級硫酸產能將擴至6萬噸/ 年,成為國內首個穩定供應高端芯片制造用硫酸的基地。 晶瑞是國內生產電子級雙氧水產能最大的企業,市場占有率達 40%,讓高端芯片生產用上國產“純凈水”。 北旭電子平板用光刻膠產能達8000噸,在建的光刻膠上游樹脂項 目年產能1300噸,可有效解決光刻膠核心原材料“卡脖子”難題。 深耕產業鏈條、強化創新協同、加快搭建平臺,力爭全年微電子 材料產值突破百億元。”潛江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舒偉 表示。
向武漢追光,與武漢同“芯”。 潛江推動鹽鹵化工向光電材料裂變,圍繞江漢鹽化工附屬產 環利用,推動長飛光纖、新硅科技、中巨芯、鼎龍、晶瑞、北旭等電 材行業領軍企業集聚發展,主攻電子特氣、光刻膠、拋光液、刻蝕液等“卡脖子”材料國產替代,服務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頭部企業,建設武 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基地。
推動傳統化工向新型儲能拓展——
鍛造新型儲能產業鏈
走進位于王場鎮的江漢鹽穴天然氣儲氣庫,只見地面排布著天然 氣管道,卻不見高高矗立的儲氣罐。 “這里的天然氣被儲存在地下2000米的鹽穴中,是國內最深的鹽穴 地下儲氣庫!敝袊烊粴夥止窘瓭h鹽穴儲氣庫經理李曉琳介紹。
江漢鹽穴天然氣儲氣庫,是利用地下鹽礦開采后留下的空腔而建,通過向地下注水溶解鹽層,形成一個梨形腔體,將天然氣儲存其 中。與傳統儲氣方式相比,具有儲量大、成本低、密封好、使用壽命 長等優點,還能節省地面土地資源。
項目于2019年正式啟動,設計總庫容48.09億立方米,分兩期三 階段實施!巴鮾6”儲氣井是江漢鹽穴天然氣儲氣庫一期一階段項目的 4口先導實驗井之一,一階段項目將于2026年全部投產。李曉琳介 紹,今年該井累計采氣量達156萬立方米,各項運行參數穩定達標,標 志著儲氣井設計采氣能力及生產設備系統可靠性通過全面驗證,為后 續規;a奠定堅實基礎。
潛江境內匯聚了川氣東送管道、西氣東輸管道、忠武管道,氣源充足。李曉琳介紹,該項目作為中國石化在鄂重要儲氣設施,把用氣 低谷時的富余氣量存儲起來,在用氣高峰時補充供氣,可有效緩解長 江中下游城市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增強國家天然氣戰略儲備,保障能源安全。
同樣在潛江,中能建數科投資108億元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項目也在加快推進,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充放電量可達5億千瓦時,滿足百萬 戶家庭年用電量,是全球規劃總規模最大、單機容量最大、轉化效率 最高的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堪稱“超級充電寶”。
加快由“江漢油城”向“能源新城”蛻變,潛江推動傳統化工向新型儲 能拓展,充分利用地下鹽穴資源,實施江漢鹽穴天然氣儲氣庫、壓縮 空氣儲能、石油戰略儲備基地、鹽穴綜合開發一體化、鹽化工精細化 工產業園等重大項目,鍛造“采鹵一造腔一制堿一儲能一精細化”新型儲 能產業鏈。
記者手記
向創新要出路 向轉型要空間
黃璐
化工產業是潛江的支柱產業。當傳統化工產業遭遇“天花板”,潛江 如何重塑化工產業新優勢?
潛江以鏈式思維重構產業生態——推動石油化工向精細化工延 伸、鹽鹵化工向光電材料裂變、傳統化工向新型儲能拓展,全力打造 現代化的千億化工產業集群。
資源稟賦的價值不在“挖多少”,而在“用多深”。潛江在推動化工產 業轉型中,用技改“擠”出綠色效益,用創新把地下鹽穴變成儲能“聚寶 盆”,用鹽鹵資源與循環經濟書寫“無中生有”的“光芯傳奇”。
向創新要出路,向轉型要空間,以延鏈補鏈為抓手,強化“龍頭”引 領、園區聚合、供應互暢,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潛江化工產業千億突圍動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