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發布關于《隨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復,原則同意《隨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2024年11月省國土空間規劃正式獲批后,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迅速對市級規劃成果進行修改完善,經專家審查及采納各相關部門意見、細化落實省級規劃管控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相關決策部署,于春節前第一梯隊上報了我市規劃,并順利通過省級審查,直至本次由省政府批準。
省政府在批復中指出,《規劃》實施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動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重大戰略,優化資源配置和空間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貢獻隨州力量。
批復要求我市筑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到2035年,隨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43.82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297.70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650.21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1.30;明確自然災害風險、洪澇風險等重點防控區域,落實戰略性礦產資源等安全保障空間,嚴格洪澇風險控制線以及綠地系統線、水體保護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和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等管控,嚴守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底線。
批復要求我市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融入全省區域發展格局,對接武漢都市圈和襄陽都市區建設,加強與武漢、襄陽等中心城市及毗鄰地區城市協作,發揮漢十發展帶重要節點功能,強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保障特色農產品生產空間。筑牢生態安全基礎,推進桐柏山—大別山、大洪山等生態屏障建設,嚴格府澴河等河湖水域空間管控,統籌推進全域生態保護修復與流域綜合治理。加快構建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的城鎮體系,推動隨州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引導隨縣縣城與曾都區一體化發展,增強中心城區輻射帶動能力,加強與廣水協同互補,帶動城鄉融合發展。
批復要求我市提升城鄉空間品質。完善中心城區功能結構,引導城市組團化布局,協調產業布局、綜合交通、設施配置和土地使用。健全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空間保護機制,落實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要求。嚴格城市建設高度和強度管控,加強空間形態引導,塑造特色鮮明的城鄉風貌。
批復強調,《規劃》是對隨州市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