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州日報通訊員 康威 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將普通公路路域環境整治行動作為落實“清潔家園”行動的重要抓手、作為推動共同締造的生動實踐、作為加強基層治理的有效途徑,用好“四聚四全”工作法,走好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共建之路,走好城鄉環境煥顏共治之路,走好幸福生活共享之路。 黨建引領聚心 全方位壓實責任 從“一步棋”到“一盤棋”
市縣同題共答。組織召開全市部署會、推進會,逐地開展普通公路路域環境整治行動調研,聽舉措、提建議、劃重點。市縣兩級對標對表,細化行動方案,各地召開動員會、部署會,同步傳導壓力。 部門同抓共管。構建“1+6”工作體系,由路長制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公安、財政、城管、水利、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責任單位密切配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會商研判,縱深推進普通公路路域環境整治行動。 上下同頻共振。建立“市級統籌協調、縣級主體責任、鎮村落地實施、群眾積極參與”工作格局。運用好“路長制”體制機制,建立市鎮村組四級網格化包保機制,確保步調一致、行動統一。 宣傳發動聚勢 全覆蓋動員參與 從“要我潔”到“我要潔”
吹響“集結號”。利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形式,發出倡議書,號召廣大群眾站“C位”,黨員干部、群眾骨干做示范,每名黨員聯系10戶左右群眾,支部帶小組、小組帶黨員、黨員帶群眾,以“黨旗紅”引領“環境美”。 發出“動員令”。以行政村為單位,通過宣傳標語、大喇叭等形式,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先后印發宣傳資料數萬份,形成村村響應、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 架起“連心橋”。舉辦基層實踐交流活動,召開以“理論宣講+經驗交流+群眾建言+作品展示”為主要形式的“板凳會”,分享普通公路路域環境整治行動成果,記錄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并及時給予答復。 小口切入聚焦 全過程清理整治 從“點片凈”到“全域凈”
各地結合實際,抓住關鍵、緊盯重點,不斷探索治理新路徑。 以普通公路“八個無”為明確目標,累計完成普通公路路面清潔、路肩和邊坡等治理7346公里;公路邊溝疏通、清理1480公里;施劃殘損標線120公里;規范公路沿線非公路標識標牌、宣傳標語33處;更換沿線缺損安防設施1200米;整治占道施工、亂擺亂放、亂搭亂建等違規行為248處;拆除公路沿線違法違規建筑物、構筑物2處;新增公路綠化、林木修剪、涂白66處;整治公路沿線觀景臺、自然景觀點、停車服務區、公路驛站等服務設施16處。 共同參與聚力 全社會齊抓共管 從“獨角戲”到“大合唱”
抓源頭,集中治理。完善村規民約,引導村民養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持續推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全市累計發動群眾參與普通公路路域環境整治和人居環境整治52萬人次。 抓聯動,多點發力。交通運輸部門分批對6條國道、13條省道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推動管養責任到崗到人。公安部門與交通部門聯合行動,打擊破壞或侵占路產路權及超重超載等違法行為。城管部門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引領縣城規劃區內公路兩側市場經營活動,規范道路兩側占道經營及店外經營的治理工作。 抓引導,強化激勵。聚焦各地普通公路路域環境整治,通過觀摩、交流活動,選樹先進、學習標桿。推廣鼓勵各地打造樣板路,以典型示范引領,帶動全域環境提升,統籌專項資金,對工作推進有力、成效明顯的鎮村進行適當獎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