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保護棚(展示館)項目概述
項目總建筑面積7350㎡,包含曾侯乙墓保護展示館3000㎡,游客服務配套2350㎡,車馬坑保護展示館2000㎡。
項目以“禮樂之光·封土之上”為設計主題,表達青銅禮樂文明之光破土新生;建筑下半部分采用覆土坡地景觀,恢復遺址原有團坡部分封土,與遺址山形地勢融為一體,建筑上半部分提取尊盤文物文化元素,形成一個圓形漂浮的祭壇。
項目建筑立面紋飾提取曾侯乙編鐘銘文、編鐘合瓦曲線和青銅紋飾(四龍曾徽、蟠龍紋),將其轉化為建筑立面構成和表皮肌理;通過懸浮的形體形成入口空間,以鏤空金屬幕墻演繹青銅紋飾的精美變化和虛實韻律,形成“器物-建筑-技藝”的對話;
項目建筑屋頂打造上人觀景休閑屋頂平臺,眺望擂鼓墩墓群自然山水格局;結合二十八宿天文成就,在建筑內部穹頂設計動態星象投影系統,通過光影序列表達“天圓地方、四時迭起、萬物循生”古宇宙觀。
項目充分考慮遺址安全,內部空間設計獨立封閉的槨木保護儲藏空間、文物庫房和文物陳列空間,打造恒溫恒濕的文物保存環境;建筑上部僅布置四根結構柱子,以盡量減少建筑基礎對遺址本體的影響,同時保障內部參觀空間的開闊性和舒適性。
保護棚項目通過文物符號轉譯、空間敘事重構與場所精神活化,打造隨州新文化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