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春日的暖陽灑在隨州城市公共活動中心,2025年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暨閱讀型城市建設推進會,在這里盛大召開。六百余人齊聚一堂,無論是求知若渴的學生,還是熱愛閱讀的市民,大家都懷揣著對閱讀的熱忱而來,共同開啟這場閱讀的精神之旅。
儀式在精彩的經典誦讀節目展演中拉開帷幕,抑揚頓挫的朗誦聲仿佛帶著大家穿越時空,感受著文字的力量。隨后,我市有關領導為隨州市首批共享書屋和最美書香校園授牌,寄托著對閱讀型城市建設發展的期望。同時,儀式上發布了省委書記王忠林、市委書記馬澤江向干部群眾推薦書目以及全民閱讀推薦書目,為大家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指引。
在眾人的期待中,隨州籍知名學者、作家、詩人余世存走上舞臺。他的出現,瞬間點燃了現場的熱情,掌聲雷動。身著簡約而不失儒雅的服裝,他帶著溫暖的笑容向大家致意,眼神中透著對家鄉深深的眷戀。
余世存的分享主題是“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近兩個小時的分享,他仿佛帶領大家走進了他的閱讀世界。他談到自己從隨州農村走出,回憶起小時候棗樹灣全村不到十本的圖書,《三國演義》、《說岳全傳》等成為他閱讀啟蒙的珍貴記憶,那些泛黃的書頁承載著他最初的閱讀渴望 ,也讓臺下許多有著相似經歷的聽眾產生強烈共鳴,現場不時傳來會意的笑聲和輕輕的點頭。
他回憶起在北大求學時,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志向對他產生了深遠影響,激勵他在讀書中不斷思考、探索。他還分享自己如何從一個懵懂的少年,如何成長為學者、作家,這個過程中閱讀始終是他最堅實的陪伴與指引。他出版的《非常道》、《大時間》、《時間之書》等二十余部專著,每一部背后都有著獨特的創作故事。當提到《時間之書》出版時恰逢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書中“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到八九月自有答案”這句話影響了無數年輕人,現場不少年輕聽眾眼中閃爍著光芒,紛紛拿起紙筆記錄。
談到讀書的樂趣與意外收獲,他妙語連珠,分享自己通過讀書獲得的預測能力,那些看似偶然卻又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連的契合,讓人驚嘆不已。他還講述與歷史名人后人的交流,從孫中山先生、盧作孚先生、梁漱溟先生的后人身上感受先輩的家國情懷,在他的講述中,那些歷史人物不再是書本上冰冷的名字,而是鮮活地出現在大家眼前。
家鄉隨州在他的讀書寫作生涯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他深情回憶起小時候家鄉傳統節日的儀式活動,那些融入血液的記憶成為他創作《節日之書》的靈感源泉。2013年,隨州市委、市政府邀請他寫頌炎帝文,這一契機讓他回歸傳統文化,彌補知識短板,他言語中滿是對家鄉的感恩。
余世存的分享結束后,現場掌聲經久不息。許多聽眾表示,這不僅僅是一場讀書心得分享,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讓他們深刻感受到閱讀的魅力與力量,也激發了大家對閱讀的熱愛與向往。
據初步統計,余世存先生的專題講座,騰訊視頻、一點資訊、搜狐新聞、湖北日報、隨州日報等平臺線上直播觀看量達394.5萬人次。
此次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因為余世存的精彩分享而更加熠熠生輝,點燃了隨州人民心中對知識的渴望,也為推進閱讀型城市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讓書香在隨州大地持續彌漫,滋養著每一個熱愛生活、熱愛閱讀的人。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棟梁,副市長羅蘭參加活動。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余世存,男,漢族,1969年2月生,湖北隨州人,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知名學者、作家、詩人,曾任《戰略與管理》執行主編。近年來致力于研究中國人的時間文化,“時間之書”系列已成為百萬級傳統文化通識IP。已出版《非常道》《老子傳》《家世》《自省之書》《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時間之書》《節日之書》《打開金剛經的世界》等二十余部專著。《非常道》獲國家圖書館第二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時間之書》獲國家圖書館第十三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節日之書》獲國家圖書館第十五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