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乙巳年尋根節將于5月23日在隨州舉行。為推動炎帝文化、曾隨文化等優秀特質文化傳承創新和活化利用,進一步擦亮尋根節文化品牌,宣介好隨州發展特色和成就,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本報特推出“以炎帝文化和尋根節為牽引,推動隨州文旅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和系列述評,從文化影響、文化活用、文旅品牌、文旅融合等方面講述隨州高質量發展的潛力,隨州傳承和踐行炎帝精神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創意賦能文旅新賽道
——看我市文旅高質量發展潛力之四
“五一”假期,炎帝故里景區奏響編鐘樂舞,兩張世界級名片的互動,讓景區持續“吸睛”。據介紹,景區每天接待游客近5000人。
年初,省委書記王忠林專題研究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時提出,要策劃一流文旅創意,持續優化文旅產品供給。
近年來,隨州以創新之筆書寫文旅融合新篇章,以“創意+”開辟新賽道,讓“神韻隨州·一見鐘情”城市IP愈發閃耀。
創意營銷,讓“流量”變“留量”
創新供給是激活消費的“第一動力”,科技正在重塑文旅產業鏈、價值鏈。
隨州博物館與網易聯動,讓“一鐘雙音”在熱門游戲《永劫無間》中奏響,玩家在虛擬世界中感受中國音律之美的同時,推動編鐘通過數字技術實現“破圈出?!薄?/span>
市文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重點景區普遍應用,推出更多深受游客喜愛的沉浸式體驗、場景化消費,讓“科技范兒”點燃“文旅熱”。
從2023年開始,我市推出“隨我尋根-炎帝故里拜祖祈?!毙〕绦?,通過AI技術實現“云端共祭”,吸引海內外炎黃子孫參與,凝聚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4月26日,“隨我尋根 戀上隨州”文旅路演快閃推介會在武漢亮相,與黃鶴樓、沙湖公園等文旅地標互動,吸引數萬武漢市民圍觀咨詢。同時發布“隨州文旅創作者全球招募令”,宣布將提供創作基金、流量扶持等政策,吸引海內外創作者記錄“神韻隨州”。
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57.5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8.61億元,同比均增長25%以上。
創意產品,從“深巷”走向“公眾”
臺歷、雪糕、冰箱貼、鑰匙扣……這兩年,隨州博物館活化運用館藏文物推出的系列文創產品,將考古文物與時尚潮流相結合,生動地講好文化故事,也讓文物真正“活起來、火起來”。目前,20余種文創產品頗受游客的喜愛。
文旅資源需要產品的承載,方能吸引游客的目光。
草甸子歷史文化街區經過改造沉淀后,成為許多游客的熱門打卡地。這個“五一”,草甸子街推出燈光夜游、國潮互動巡游等創意文旅產品,留住了游客的腳步。
數據顯示,草甸子街“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21.8萬人,再現古隨州繁華盛景。
借勢“演唱會”熱,策劃推出“華語天后·尋根隨州”演唱會,吸引市外游客超過56%,拉動炎帝故里、大洪山景區等重點景區游客增長達40%,住宿房間預訂量超70%,達到了演唱會“引客”推動文旅市場“留客”的目的。
創意推出隨州旅游一號公路,編織總長156公里的沉浸式文旅長廊,為來隨游客打造“逃離喧囂 回歸本真”的自駕烏托邦。落日山谷的星空露營狂歡,到植物拓染的親子文化傳承,多元業態組合解鎖“自然療愈+深度體驗”的消費新圖景,推動民宿入住率超80%。
“五一”期間,隨州旅游一號公路日均自駕車流量破千,成為鄉村旅游新名片。
目前,我市正依托白云湖打造夜游項目,依托隨州博物館、曾侯乙墓等建設擂鼓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持續豐富文旅產品供給,為游客提供全新文旅體驗。
創意定制,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在隨縣云峰山萬畝茶園,武漢游客張先生通過小程序預約了私人訂制服務:“從采茶、炒茶到包裝設計全流程參與,這罐‘專屬茶’將作為金婚禮物獻給父母?!?/span>
如今,沉浸式體驗與主題化消費崛起,文旅產品從“觀光式”向“體驗式”升級。“文旅產業已進入‘用戶定義價值’的新階段。”業內人士分析。
面對新變化,我們也有新舉措——
銀杏谷度假區開啟“植愈假日”新玩法,以“躺‘坪’撒‘野’落日出逃計劃”主題掀起自然度假新浪潮,讓游客感受“松弛感”,實現心靈療愈;
炎帝故里景區聯手黑弓團隊打造“炎帝傳說”沉浸式數字體驗空間和烈山湖水上實景秀演,以光影、聲效、互動裝置等前沿技術,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親歷炎帝從神農降世到開創文明基石的歷程;
齊星集團將房車生產線打造為工業旅游景點,游客可參與定制專屬房車;
推出系列惠民措施,聚焦“出行暢、環境美、服務優”,全力打造全域友好文旅服務環境,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市文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推動文旅與百業深度融合,聚焦“大健康、新文旅、泛娛樂、智能化”新需求,豐富旅游產品業態供給,不斷提高滿足游客追新求奇需求的能力。
未來,隨州將錨定“千億文旅產業”目標,以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持續破題,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成為“詩與遠方”的當代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