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云集湖北
共商全球數字教育的未來
此次大會是《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發布后教育部主辦的首個重要國際性大會,是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綱要精神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多國政府政要、教育和研究機構、重要國際組織等各界頂尖人才齊聚,以“教育發展與變革:智能時代”為主題,共商全球數字教育的未來。自2023年以來,中國連續舉辦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為推動全球教育的創新發展、實現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貢獻源源不斷的智慧與力量。
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
教育部門負責人、國際組織負責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大學教授托馬斯· 薩金特;歐洲科學院院長、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學教授羅德里戈·馬丁斯;美國科學院院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埃里克·卡雷拉等;他們將圍繞技術前沿、政策機制、應用推廣、數字倫理、教育公平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討論,以智能技術的變革性力量,創新教育內容、重塑教育模式、重構教育形態。“我來過湖北很多次,非常期待此次大會在湖北召開。中國政府將改善教育列為重中之重,湖北一直在努力改善教育狀況、提高全體公民的生活質量,并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迸c會嘉賓、圖靈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說,湖北對教育的付出和投入讓人印象深刻,這對中國教育發展意義重大,改善教育質量實在是太重要了,這能提升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未來。“此次大會必然會為未來教育發展帶來巨大轉變。”埃及愛資哈爾大學副校長馬哈茂德·賽迪克者說,在AI時代下,大力發展數字教育尤為重要,特別是對于發展中國家。
當下,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數字教育變革關乎人類文明傳承與發展。中國教育數字化戰略啟動實施3年來,我們建成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注冊用戶已經突破1.64億,瀏覽量613億,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高質量數字教育平臺。中國以先行者、探索者的姿態,主動謀劃,持續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此次大會將發布《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關于構建國際數字教育標準體系框架的倡議》和《教育大模型總體參考框架》聯盟標準、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指數2025、數字教育研究全球十大熱點和《數字教育合作武漢倡議》等5項里程碑性成果,全方位推動全球數字教育協同創新、智能轉型與普惠發展的中國智慧。從2023世界數字教育大會關注教育數字化基礎建設與數字轉型,到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聚集應用深化與生態構建,再到今年突出智能技術對教育發展與變革的引領作用……中國的引領世界數字教育的步伐日益扎實堅定。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數字教育的“朋友圈”正在擴大,伙伴關系網絡越來越牢固。
上午,神龍小學的孩子們戴上VR眼鏡,“穿越”到火星探索,自制火星車模型;午后,湖北開放大學的老年學員宋莉萍操控著模擬無人機設備,透過屏幕縱覽大好河山;下午,武漢理工大學的學生們借助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虛擬生產線;同一時刻,武漢大學的數智編鐘奏響,2500年前的聲音記憶在數字展廳重現……近年來,我省不斷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碩果累累。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區域和學校激活率全國均排名第一。在湖北,數字教育發展擁有強大智力支撐:66所本科高校共開設649個數字技術專業點,26所師范本科院校、199個師范專業全部開設教育數字化課程,12個現代產業學院中有8個與數字產業相關。在湖北,數字教育“用”的潛力無限:14項國家級數字教育示范項目落地湖北,200余所學校加快推進智慧校園示范建設,41所中小學、45所職業院校、52所高校建成數字立體教學空間,170多個教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典型案例廣泛推廣。“有教無類”是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教育主張,追求公平而高質量的教育,是穿越古今的教育夢想。現今,這個千年夢想,在教育數字化戰略推動下,正在成為越發鮮活的中國教育真實圖景。當全球教育精英在黃鶴樓下、長江之畔探討未來,湖北用行動證明:更好的教育,不是讓孩子追趕科技,而是讓科技為每個夢想護航。
??全球嘉賓為何如此期待這場大會
??解碼全球期待:數字教育如何開辟中國教育發展新賽道
來源:湖北日報(記者 文俊 陳熹 農新瑜 韓曉玲 海冰 王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