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通訊員馬艷)近日,市公安局反詐中心依托反詐預警機制,通過“精準預警、聯動攻堅”全鏈條處置成功阻斷一起投資理財類詐騙警情,幫助群眾保住了百萬余元。當事人黃某專門委托某銀行工作人員將一面印有“執利劍忠于職守 為人民保駕護航”的錦旗送到反詐中心表示感謝。
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日前接到一條反詐預警指令:廣水市應山街道居民黃某近日取款頻繁、取現用途可疑,存在被騙風險。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迅速響應,一邊聯系銀行網點核查取款情況,一邊安排民警與黃某見面核實,但黃某卻拒不見面。民警只能通過電話與其溝通,黃某聲稱其取款是借給親戚還房貸及給兒子去香港旅游用,自己并未被騙,隨后便掛斷電話不再接聽。
次日,反詐中心通過派出所民警找到黃某本人核實情況。黃某又改口稱取款是用于和朋友一起投資某項目,黃某言辭閃躲、模棱兩可。民警頓感不妙,判定黃某應該是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眼看黃某對民警的勸說無動于衷,民警便轉變勸阻思路,先跟黃某閑聊家常讓她逐漸放松緊張情緒,隨后再耐心向黃某講解詐騙分子的作案手法和話術套路。黃某在聽完民警的詳細分析后,最終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被騙,并向民警坦白了一切。
原來,前段時間黃某因有門面想出租,便在網上發布了招租廣告。隨后一名自稱是北京某公司的老板申請和其加為好友,并詢問租房事宜。經過一段時間溝通交流,對方遲遲未付錢租房,反而讓黃某代其操作某金融平臺。操作過程中,黃某發現該平臺有很高的利潤,在巨額收益的誘惑下黃某便動了心,也嘗試了幾筆小額投入,均獲得高額返利。于是黃某加大了投資金額,前后共投入資金64萬余元,但當她準備取現時卻發現平臺賬戶突然被限額,無法轉出現金。對方得知情況后,告知黃某需要向平臺“承兌商”繳納100萬元現金才能解除限額。為了取回之前的成本,黃某立即前往銀行取出現金100萬元,準備交給“承兌商”。所幸,民警及時勸阻,為黃某挽回了損失。
警方提醒:投資需謹慎,切勿輕信網上所謂的高額回報。投資要選擇正規渠道,如不慎被騙,務必保留聊天、轉賬匯款等信息,并及時撥打“110”或“96110”報警。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