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走進隨縣澴潭鎮柏樹灣村,漫山遍野的紅皮黃桃沉甸甸地掛滿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誘人光澤,微風拂過,果香四溢。
“5月25日,我們合作社迎來今年第一批黃桃上市,5000多斤。” 隨縣柏樹灣水產技術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鄧后付難掩喜悅地說,“今年行情著實不錯,收購價達到3元左右/斤?!?/span>
據了解,該合作社桃樹種植面積達 1000余畝,主打黃桃,兼種大白桃、紅桃。這些皮薄肉嫩、脆甜可口的桃子,從柏樹灣村出發,暢銷陜西、山西、福建、廣東等地,還進入周邊城市的學校、商超,深受消費者青睞。
2018年,柏樹灣村瞄準特色農業發展方向,從河南農科院引進“黃金蜜一號”品種與技術,以 100畝土地作為試點,播下了黃桃產業發展的種子。此后,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村里不斷優化產業種植結構,采用 “合作社 + 大戶” 的模式,充分發揮合作社的組織優勢與種植大戶的示范作用,大力發展黃桃產業。澴潭鎮黨委宣傳委員、柏樹灣村黨支部書記張桄淪說:“目前,我村黃桃種植總面積達 2000多畝,培育 20多戶種植大戶。預計今年村集體增收可達 40多萬元,群眾增收可達 300多萬元。”
在果園里,種植大戶劉洪伶正熱情地接待前來體驗采摘樂趣的游客。游客們一邊好奇地打量著紅色外皮的黃桃,一邊拋出心中疑問:“你們這兒黃桃怎么是紅色的呀?”“多少錢一斤?”“中午有地方吃飯休息嗎?”
劉洪伶耐心解答:“我們村的黃桃不套袋,長時間接受光照,所以外皮呈現紅色,果肉卻是金黃的,吃起來脆甜多汁。咱村里配套設施齊全,有餐館、民宿、垂釣場......保準大家能吃得開心、玩得盡興?!?/span>
談及自家的種植情況,劉洪伶滿臉自豪,種了十多年桃樹的她,近幾年通過擴種、換種,種植面積從 20多畝增加到 30多畝,每年收入可達 20多萬元,“這黃桃產業,真的是越干越有盼頭!”
“別小瞧了這些桃樹,從年頭到年尾,整枝、除草、施肥、疏果、澆水等環節都需要人工?!睆堣鏈S介紹,2000多畝的桃林,如同一個巨大的 “就業引擎”,帶動了本村及周邊鎮 600多人就近就業。
然而,當前的黃桃產業并非盡善盡美。每年6月中下旬,桃子采摘基本結束,采摘期僅一個月左右,產業收益時段較短。
為破解這一難題,張桄淪透露,今年村里計劃依托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對桃樹、金銀花、油茶等產業進行提檔升級。一方面,安裝滴灌設備,提升灌溉效率,保障果樹生長;另一方面,積極與科研機構合作,引進培育優良品種,力爭將桃子采摘期延長至9月,實現 “月月有花、季季有果”。
如此一來,不僅能豐富鄉村旅游的體驗內容,還能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條,讓黃桃產業持續釋放富民能量,助力柏樹灣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美。
訂購電話:15727227715(微信同號)劉女士
導航地址:柏樹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