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我先行
6月5日世界環境日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既要加大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集中解決力度,著力抓好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也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近日,記者走進生產生活一線,看循環經濟如何融入日常生產生活。
01浴火重生 綠色蛻變
50萬噸生活垃圾被“吃干榨盡”
6月4日上午8時,記者跟隨滿載城市生活垃圾的環衛車,駛入宜昌市三峽環清能源有限公司(宜昌市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卸料大廳。
三峽環清能源有限公司鳥瞰圖。
令人意外的是,這里幾乎聞不到預想中的異味!袄鴤}頂部的吸風系統持續運轉,將臭氣抽入焚燒爐進行高溫分解,確保廠區內外空氣清新!辈僮鲉T一邊用垃圾吊抓斗在深達30米的巨型垃圾倉中抓取垃圾,一邊解釋道。垃圾將在這里經過5至7天的瀝水、發酵,為高效燃燒做準備。產生的滲濾液經收集、凈化,達標后作為生產用水在廠內循環利用。
充分發酵的垃圾通過巨型抓斗投入焚燒爐進料口。中控室屏幕上跳動的參數顯示,爐膛內溫度穩定在850℃以上。
“‘高溫焚燒’是徹底分解有害物質的關鍵,同時最大化釋放能量!笨偨浝碛汝山榻B,“熱能推動鍋爐產生高壓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高效運轉,源源不斷地輸出清潔電能。”
燃燒后的殘余爐渣也實現了資源化利用。尤晟告訴記者,爐渣經過磁選回收金屬后,被送往專業制磚廠,變身為環保磚或路基材料!拔覀兩磉叺墓珗@步道,或許就有它們的貢獻”。
焚燒產生的煙氣,同樣要經歷嚴格的“凈化之旅”!拔覀儾捎谩椒ā療煔鈨艋に,包括高效脫硝、脫酸、活性炭吸附重金屬及二噁英,以及精密布袋除塵。”尤晟指著與環保部門聯網的實時監測大屏說,長期超低排放運行,各項排放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和歐盟標準。飛灰經過穩定化處理后,送往飛灰填埋場進行安全填埋。
至此,生活垃圾被“吃干榨盡”,完成了從“廢物”到“資源”的蛻變。據廠方數據,該項目年處理生活垃圾約50萬噸,輸送清潔電力約1.71億度,可滿足約11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6.9萬噸。
02鉛華洗盡 能量再現
15萬噸廢舊電池在宜“重生”
6月4日,記者在宜昌邦普全鏈條一體化產業園看到,一塊塊廢舊動力電池被放電后碎成黑粉,在接收槽中除雜、冶煉后產出碳酸鋰、磷酸鐵、石墨等電池材料,再次用于新電池的生產。
宜昌邦普全鏈條一體化產業園。通訊員杜小夢 攝
“每回收10萬噸廢舊動力電池,相當于減少原礦開采150萬噸。如果產業鏈各個環節導入水電等清潔能源,將具有零碳優勢!币瞬钇杖湕l一體化產業園生產負責人王致富告訴記者,資源循環利用生產新電池既能減少對磷、鐵、鋰等礦產資源的依賴,還能降低電池生產環節的碳排放。每回收、再利用1噸廢舊電池,可以減少約3噸的碳排放,相當于300棵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總量。
宜昌邦普全鏈條一體化產業園智控中心。 通訊員杜小夢 攝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廢舊鋰電池的處置問題也日益凸顯。2021年,邦普全鏈條一體化產業園項目落戶宜昌高新區,布局電池回收再利用領域,目前每年可回收廢舊動力電池15萬噸,生產6萬噸磷酸鐵、1.9萬噸碳酸鋰。其中,磷酸鐵回收、合成生產線為全球首條,除了用于生產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外,磷酸鐵還被廣泛應用于電動工具、儲能、通信等領域。
“我們將致力于實現安全可靠低成本,綠色低碳可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賦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王致富表示,宜昌邦普全鏈條一體化產業園全部投產后,未來每年可回收利用30萬噸廢舊動力電池。
03沃野新生 糞土成金
畜禽糞便化身80萬噸有機肥
6月4日,在湖北俏牛兒肥業有限公司,10余名工人正往貨車上裝運有機肥,這些肥料都是由畜禽糞便“變身”而來。當天下午,該公司為客戶送出36噸、900包有機肥。
湖北俏牛兒肥業公司為客戶送肥料。
“俏牛兒牧場有400多頭奶牛,年產生牛糞1萬多噸。公司依托湖北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宜昌市耕肥站等科研院所,通過技術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對奶牛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痹摴巨k公室工作人員李建微說,公司生產的有機肥選用奶牛糞便、煙末、植物生長營養液、菜餅等優質有機原料,添加生物菌,經過20多道智能化連續發酵工藝工序,生產出優質的有機肥。
據了解,俏牛兒肥業公司專門從事生物有機肥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與推廣,主要產品有生物有機肥、有機肥料、微生物菌肥、發酵餅肥、富硒有機肥等,擁有多項實用新型專利。
俏牛兒肥業公司副總經理張強說,公司年生產有機肥3萬噸,年銷售額近2000萬元,產品銷往陜西、廣西、江西、湖南等十多個省區市和宜昌周邊地區,廣泛應用于果樹、蔬菜、茶葉、魔芋、中藥材、煙草、棉花、林木、飼草等作物的種植。
近年來,受農業綠色轉型、環保政策推動及農戶認知提升影響,宜昌范圍內有機肥料需求量不斷增加。市耕肥站趁勢開展有機肥替減化肥、化肥減量增效等試驗示范,加強有機肥在糧油作物上的推廣應用,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目前,全市有63家商品有機肥生產企業,年產能近200萬噸,年產量穩定在80萬噸以上。
04鋼骨重塑 價值再造
精細拆解讓報廢車“身價倍增”
6月4日,一輛輛運載報廢汽車的拖車駛入宜昌怡鑫報廢車輛回收拆解有限公司,車間內,款式各異的報廢汽車擺放整齊,等待拆解后“變身”。每個月,這里有200多臺報廢汽車實現“重生”。
宜昌怡鑫報廢車輛回收拆解有限公司工人在拆卸報廢汽車的輪胎。 記者楊春艷 攝
“以前報廢汽車論斤賣,精細拆解后渾身是寶,價值倍增!惫緲I務經理張信鑫邊“庖丁解車”邊向記者介紹,報廢汽車拆解后,廢鋼鐵占70%、廢有色金屬占10%,一輛1.2噸的小轎車可拆解出廢鋼1噸左右。
在拆解車間,叉車將一輛輛汽車運至預處理平臺,工作人員將一根管道插入發動機,不一會兒,廢油流進收納盒。經過取出蓄電池、拆卸切割零部件、引爆安全氣囊等20多道拆解程序后,一輛廢舊機動車被“大卸八塊”。
在倉儲車間,汽車輪胎、發動機、座椅、保險杠等各個零件分門別類,堆放在一起進行下一步的分類處理。
“拆解后,廢鋼、有色金屬、塑料、橡膠等材料,五大總成、四門兩蓋、儀表、電機等零部件,以及油液等部分危廢都可重新利用,其中,三元催化器含有鉑、鈀、銠等貴金屬,拆解后可部分銷售給黃金珠寶生產商!惫究偨浝韽堉救A告訴記者,一輛報廢車輛的價值由廢鋼的市場行情和車輛零件的可利用情況來決定,若零部件可再制造再利用,再制造價值可達數千元左右,加上車身的廢鋼價值,比整車論斤賣要劃算。
如今,報廢汽車拆解都在監管下進行,實現車輛可追溯,防止廢棄汽車流入非法渠道。廢油等有害物質都要交給有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理,以免對環境造成影響。
目前,宜昌機動車保有量約150萬輛,機動車報廢數量也隨著老舊車輛的淘汰更新持續增加。據宜昌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國家機動車廢舊拆解指導性規范,已有8家汽車拆解公司獲批資質。
05歸途暢通 盒聚新生
188個點有償回收農藥廢棄包裝
6月4日,在點軍區橋邊鎮天王寺村5組,村民朱小紅將自家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打包,送到村委會旁的農資經營店。店主王傳德稱重后,按照2元一公斤回收。
“讓農藥包裝廢棄物‘回家’,保護了生態環境,做這個事有意義!敝煨〖t說,以前,農藥包裝都當作普通垃圾丟了,現在既可以統一處理,還能賣了換錢。
在宜昌高新區金土地農資店,不時有運載農藥包裝廢棄物的車輛進出卸貨。目前,城區共有金土地農資店這樣的中轉暫存點10個。為了便于集中處理,城區14家農藥批發商組建湖北帝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配備專業人員和車輛,每季度到各個中轉暫存點轉運廢棄物,并運往垃圾處理廠。
據了解,以前宜昌城區回收的農藥包裝廢棄物主要予以填埋處理。2023年,宜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運行后,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理方式向焚燒發電轉變,不僅更加環保,還實現了能源化利用。
為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近年來,宜昌城區探索“分級有償回收、專業機構處置、市場化運營”模式,全面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應收盡收和有效治理,成為全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試點。
據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王相興介紹,如今,宜昌城區搭建起“回收點、中轉暫存點、集中轉運站”三級回收體系,共設立回收站點188個,實現“行政村、農資經營門店、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全覆蓋。
為充分激發各方參與,宜昌城區推行有償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按照每公斤2元、2.4元、3元的標準分級獎補。目前,群眾自覺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意識不斷增強,回收處理率不斷攀升。今年1月至5月,宜昌城區共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3.3噸。
記者付蓓蓓 攝
循環經濟活力澎湃
在宜昌邦普全鏈條一體化產業園,每年15萬噸廢舊動力電池經粉碎、除雜、冶煉等工序變身為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在宜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今年前5個月3.3噸農藥包裝廢棄物在此焚燒發電,實現能源化利用;在宜昌怡鑫報廢車輛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每月200多臺報廢汽車等待拆解“煥新”“吃干榨盡”……
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垃圾。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把垃圾資源化,化腐朽為神奇,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如今,農藥包裝、廢舊電池、報廢汽車等曾令人頭疼的市政“包袱”,轉化成了城市所需、百姓所求的“好物”。垃圾處理行業也開辟出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新賽道。綠色發展共識下,這樣的轉型升級,不僅能破解環境污染困局,更能助力產業蓄積新動能、開辟新藍海。
城市治理痛點往往是撬動環保創新的支點。廢舊電池中含有的重金屬物質,一旦泄漏到環境中,將對土壤和水源造成嚴重污染,進而危害人體健康。邦普通過技術革新,實現磷酸鐵鋰電池定向循環與全鏈條一體化回收,并獲評生態環境部2025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這足以證明,以破解環境痛點倒逼綠色科技研發,是實現“變廢為寶”、降低環境負荷的關鍵動力。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壯大廢舊動力電池、車船拆解等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循環經濟,構建高效廢棄物利用體系,是建設“無廢城市”、實現污染減量化與資源節約、守護綠水青山的必由之路,生態效益與可持續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