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時節,
湖北第一大湖——洪湖,
正氤氳著沁脾荷香。
荷葉鋪展成碧色海洋,
粉白相間的荷花競相綻放,
吸引眾多游客來打卡拍照。
洪湖即將迎來荷花盛放期,
今日便邀你先領略洪湖之美——
“湖浪”拍岸、“魚浪”躍波,
“荷浪”疊翠、“鳥浪”翔集,
更有青春“后浪”踏歌而來
……
一浪逐著一浪,
浪打浪里萬象新!
“湖浪”翻涌
四時皆有江湖氣
一曲《洪湖水,浪打浪》,讓洪湖美名傳遍大江南北。
洪湖位于湖北省的中南部地區,洪湖水面面積常年保持在350平方千米的規模,在中國眾多湖泊中能夠排到第七位的位置,在湖北省內更是名列第一,是千湖之省最大的璀璨明珠。
洪湖之美,四時皆景,各有千秋,交織成了洪湖這幅絕美的畫卷。春天的碧水,帶來勃勃生機;夏天的荷花,映出熱烈繁華;秋日的蘆花,飄灑如夢似幻;冬日的百鳥,棲息成詩成畫。湖畔漁歌悠揚,漁舟點點,蕩漾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構成一幅生動的漁家風情畫。四季更迭,洪湖的每一幀景致都如詩如畫,令人流連忘返。
洪湖之美,“湖浪”不羈。孕育了一方水土,滋養了獨特的人文風情。漁家兒女在這片湖光山色中,傳承著古老的漁獵文化,演繹著生活的詩意與堅韌。洪湖的“浪”,拍打出江湖氣,更激蕩出這塊土地歲月的悠長與生命的活力。
風掠過,湖浪起。有時輕柔如許,漫波緩緩蕩漾;有時浪濤拍岸,盡顯雄渾壯闊氣勢。在湖面上,每一朵跳躍、奔騰的“浪花”,都賦予了洪湖鮮活的生命力。
萬頃“荷浪”
搖曳夏日風華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香四溢,碧葉連天,荷花在驕陽下綻放,這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在洪湖具象化!
夏天一到,洪湖的萬畝荷塘就按捺不住荷花的熱情,競相綻放,粉紅、潔白交織成一片“荷浪”。無窮蓮葉隨風起伏,是綠色的海浪;亭亭荷花搖曳生姿,是粉白的浪花;飽滿蓮蓬點頭致意,是豐收的浪頭。
作為“蓮藕之鄉”,洪湖對人們的饋贈遠不止于視覺盛宴。這里產出的蓮藕,藕型肥大壯碩,色澤潔白如玉,口感更是粉糯香甜,無論是蒸煮燉炒,都能令人垂涎欲滴。尤其是洪湖蓮藕煨湯,堪稱一絕。
在蛇年春晚上,高達兩米的蓮藕作為湖北的物產代表亮相,更是讓全國觀眾領略了其獨特魅力。
藕滿足了味蕾,還撐起了村民們的腰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蓬勃發展。村民們依托蓮藕產業,走上了致富之路,生活愈發富足。作為蓮藕種植大市,洪湖市打造洪湖蓮藕特色產業集群,蓮藕種植面積穩定在22萬畝、年產量30萬噸、加工產值突破30億元,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實現裂變式、品牌化發展。
在一批企業帶動下,洪湖蓮藕產業持續壯大,品牌效應不斷彰顯。目前,洪湖蓮藕總產值達65億元。蓮藕種植、加工、銷售形成完整產業鏈,藕粉、蓮藕罐頭、荷葉茶等一系列蓮藕深加工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讓洪湖味道飄向世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洪湖的“荷浪”不僅美了風景,更富了百姓。
“魚浪”奔騰
人間有味魚兒鮮
“湖廣熟,天下足”,洪湖是豐饒的“魚米之鄉”。
洪湖作為我國舉足輕重的淡水漁業基地,被稱為“中國淡水水產第一市(縣)”。這里水資源豐富,氣候溫暖濕潤,種植水稻、發展漁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洪湖的鮮美滋味,讓無數人慕名而來。這里的螃蟹個大肉肥,口感鮮美;銀魚銀白肥嫩,營養豐富,造就了“一只螃蟹鮮透長江,一尾銀魚驚動味蕾”的佳話。
2024年,洪湖水產品產量45.97萬噸,增長4.2%;水產養殖面積80.30萬畝,漁業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持續為洪湖的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洪湖的漁業產量同樣令人矚目,年產小龍蝦超10萬噸,螃蟹近6萬噸。這里還盛產蓮藕、菱角、芡實等豐富多樣的水生植物。這些綠色無污染的天然食材,構成了洪湖地區獨特的美食文化。
“鳥浪”掠影
繪就生態圖景
洪湖的浪,不止在碧波間翻涌,更在蒼穹下奔騰。在這片水天一色的秘境里,“鳥浪”堪稱頂流奇觀!
作為國際重要的候鳥棲息地,洪湖的冬季總是充滿生機。全省鳥類同步監測數據顯示,自2017年起,洪湖每年平均觀測到的冬候鳥達10萬只以上。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洪湖就是“打鳥”圣地。數萬只“天空精靈”應約而至,丹頂鶴、白鶴領銜,雁鴨鷗鷺緊隨其后。它們在湖面上翩翩起舞,鳴聲悠揚,繪就一幅幅動人的生態畫卷。
洪湖的“鳥浪”奇觀,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素有“鳥類天堂”的美譽。這里棲息著國家級重點保護珍稀鳥類40余種,是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世界最小雁鴨類鳥類棉鳧喜愛的棲息地。
鳥類對洪湖的青睞,更與當地持續改善的水質及水域生態環境密不可分。據荊州市生態環境局洪湖市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必燦介紹:“今年1至4月,洪湖水質穩定保持在Ⅳ類標準。保護區濕地通過實施水位調控、開展曬湖育草及科學補種等專項生態修復行動,目前植被覆蓋面積已恢復至16.68萬畝,占洪湖總面積的26.85%!
聽!鳥翅膀拍打是浪聲;看!鳥群盤旋是浪形;浪起浪落間,鳥鳴聲聲,仿佛奏響自然樂章。
熱血“后浪”
鑄就精神豐碑
洪湖的“浪”,更刻在骨血里!洪湖兒女傳承紅色基因,英勇奮斗,譜寫革命傳奇。
1927年,洪湖爆發了戴家場秋收武裝起義,打響了鄂中地區武裝起義的第一槍,拉開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創建、發展的序幕。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以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為代表的革命先驅,創建了以洪湖蘇區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當地百姓和紅軍戰士并肩浴血奮戰。洪湖岸邊的瞿家灣正是湘鄂西蘇區首府所在地。
洪湖赤衛隊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他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與敵人展開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戰斗,用熱血和生命書寫了一段“浪涌”歲月,為積蓄和發展革命力量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洪湖人,骨子里就有“浪”的堅韌!這種堅韌,如同洪湖的浪濤,歷經風雨而不息,激勵著一代代洪湖人勇往直前,傳承革命精神,續寫時代新篇。
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8次洪峰洶涌而至。第6次洪峰猛撲荊江河段,江堤危在旦夕。解放軍、武警官兵與民眾合力,日夜堅守。他們肩扛沙袋,手腳傷痕累累卻毫不退縮,用血肉之軀筑起堅固防線。民眾熬姜湯、送飯菜,軍民一心,擊退洪水。
這場驚心動魄的抗洪搶險,孕育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抗洪精神,根植于洪湖人內心。這種精神,在洪湖的每一滴水、每一寸土中流淌,激勵著他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勇往直前、無所畏懼,更鼓舞他們在新時代的建設浪潮中,攻堅克難,不斷開拓創新,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前行。
洪湖,一浪接一浪!
湖浪,是它寬廣的胸懷;
魚浪,是它豐饒的饋贈;
鳥浪,是它生機的勃發;
荷浪,是它夏日的盛裝;
后浪,是它精神的傳承。
洪湖,等你來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