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隨州市曾都區委書記 姜皓
良好政治生態是涵養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土壤,是黨的生機活力的源泉。近年來,曾都區自覺提高政治站位,把政治生態分析研判作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內在需要抓深抓實,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紀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協同聯動的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機制,形成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為曾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政治保證。2024年,全區檢舉控告量下降21.6%,初信初訪量下降13%,重復舉報量下降62.5%,實現涉紀信訪“五年五連降”,全區政治生態持續向好、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新風正氣持續充盈。
壓實主體責任,打牢“點”的基礎。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對標“6個維度、14個研判重點、18項分析內容”,帶頭履行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部署、親自參與、親自督辦,真正把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區委定期聽取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情況,及時研究部署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工作,對聯席會議辦公室反饋和自查的問題,認真在年度民主生活會上對照檢查,深入剖析原因、找準問題根源,從嚴從實抓好問題整改。每年度對各地各單位黨委(黨組)開展分析研判,20家成員單位聯合收集基礎數據,著力摸清黨委(黨組)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政治、思想、履職和廉潔情況,督促黨委(黨組)充分發揮領導干部“關鍵少數”作用,認真履行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責任和“一崗雙責”,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指導71家單位對標對表開展政治生態分析研判自評自糾,立行立改、系統施治、堵塞漏洞,營造政治生態的優良“氣候”。
全面分析研判,抓好“線”的統籌。堅持全過程把控細節,聚焦分析研判重點任務,實行清單式、項目化、標準化管理。突出“一把手”和領導班子這個“關鍵少數”,加強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出監督和巡察監督的貫通整合,完善“室組地巡”等聯合工作機制,推動人大、政協、組織、審計、財政、統計等各類監督貫通聯動,增強監督合力,提高監督質效。結合政治監督、日常監督,全面收集專項檢查和治理、專題調研、巡視巡察、審計監督成果等相關材料,靈活運用個別訪談、座談交流、實地走訪、查閱資料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資料,對執行制度、貫徹決策部署、履行職責使命、廉潔用權等具體情況展開分析研判,全面掌握黨委(黨組)黨風政風、政治生態評價、社情民意等情況,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持續構建和完善“全面研判—反饋問題—整改提升”的工作閉環管理機制,上下聯動找準影響政治生態的行業病、領域病,督促加強整改、完善制度、優化治理。
注重標本兼治,放大“面”的輻射。以點帶面推動做好分析研判“后半篇文章”,真正發揮促進整改、推動工作的作用。緊盯政治立場、政治責任、政治擔當,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及政治建設落實、民主集中制執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權力運行制約監督、干部群眾認可度等重點方面,找準“癥結”根源、看透問題本質,交辦問題清單,推動整改落實。保持嚴的基調、懲的勢能常在,堅定高壓反腐不松懈,在整治重點領域腐敗上更加深入,在懲治群眾身邊“蠅貪蟻腐”上寸步不讓,強力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堅持以“全周期管理”的理念,一體推進“三不腐”,全面貫通“懲治防”,精準運用“四種形態”,強化風腐同查同治,堅決防范問題由小變大、由風及腐、由點到面蔓延。緊緊依托案件做好“后半篇文章”,突出要案、解剖個案、分析類案,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建議治本功效,從源頭上凈化政治生態,達到整改一個問題、避免一類問題、規范一個領域、凈化一片生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