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經信局,有一面江南專汽公司負責人甘子林送的錦旗,紅綢上“精準服務破困局 政企同心謀發展”的金色大字熠熠生輝。這面錦旗不僅講述著追回外地拖欠賬款、重開供水車合格證上傳功能挽回損失的暖心故事,更折射出市經信局以“向新而行”黨建品牌為引領,在工業經濟主戰場書寫奮斗答卷的生動實踐。2024年,全市工業用電量21.1%的全省第一增速如躍動的紅色脈搏,工業企業開票收入16.9%的全省第三增幅似奔涌的發展春潮,見證著黨旗輝映下的經濟脈動。
紅色引擎驅動精準服務
市經信局探索形成“1+4”黨建工作法,即以“輪值書記”加“經信大講堂”“文字大練兵”“經信大家談”“經信大宣傳”活動,推動機關黨建走深走實。在“輪值書記”制度帶動下,黨員干部化作流動的黨旗,將辦公室搬到企業車間,為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2024年,全市經信系統300余次走訪調研的足跡,丈量出服務企業的溫度。今年首場“政企雙月懇談會”上,23條企業訴求被逐條編號,形成督辦清單;10余場專汽發展座談會中,30多家企業的60余個堵點被逐個擊破;“科技副總”工程引進的36位專家,帶領企業攻克130項技術難題。這是黨員先鋒隊以“店小二”精神服務企業的生動實踐。 “經信大講堂”“文字大練兵”“經信大家談”“經信大宣傳”等活動錘煉了經信黨員干部服務企業的過硬本領,碰撞出推動發展的智慧火花。這場始于黨建創新的能力變革,催生出“雙聯雙重”“一起益企”“一企一策”等經信服務品牌。當犇星新材料進入國家重點“小巨人”隊列,當泰晶科技的晶體諧振器登上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寶座,紅色動能正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生產力。 先鋒力量激活產業新局
產業要發展,創新是關鍵。市經信局扎實推進黨建智庫與科技攻關深度融合,黨員干部牽頭組建“省級專汽研究院+應急研究院+制造業創新中心”創新矩陣,為40余家專汽重點企業承擔企業技術攻關、產品開發、成果轉化等項目60余項,解決共性關鍵技術問題50余項,開發高端新產品裝備30余款。組建全國首個專用車供應鏈平臺,串聯起91家資質企業,有力推進“專汽+”“應急+”戰略向縱深發展。編制產業轉型藍圖,指引江南專汽、博利特汽等企業逐鹿應急賽道。當隨州專汽產業搶占安全應急產業“風口”,當氫能產業研究報告從紙面走向實踐,黨員干部既是產業紅娘,更是創新先鋒。 在服務產業發展的戰場,經信黨員先鋒隊的旗幟始終飄揚,他們增主體、抓創新、強配套,推動240家應急企業形成產業鏈,讓安全防護、監測預警等四大領域產品矩陣日臻完善。當40多種應急產品填補國內空白,九大類專用車及應急篷布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當應急移動裝備占據全國65%市場份額時,黨建智庫的鋒芒正在改寫產業版圖。 初心使命厚植營商沃土
“干就干好,干到最好”的承諾,化作24小時在線的“政策客服”。經信黨員干部爭當優化營商環境的“排頭兵”,在華鑫冶金公司面臨融資困境時,市經信局協調10余家銀行融資1億元為企業注入強勁發展動能。當博利特汽公司十年土地懸案陷入僵局時,黨員專班聯動法院、金控集團搭建“司法+金融”橋梁,讓沉寂的資產重煥生機。“黨員示范崗”的標牌照亮了優化營商環境的每個角落。 這份初心在數字里生長:《惠企政策簡編》化作及時雨,助力企業兌現4400余萬元獎補資金;1.54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精準滴灌企業技改項目;90億元融資授信,為專精特新企業鋪就成長階梯。這正是“黨建紅”引領“工業藍”的生動圖景。 錦旗的故事仍在續寫。在“向新而行”黨建品牌指引下,市經信局正以“1+4”黨建工作法為筆,以黨員干部的汗水為墨,在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的畫卷上,繼續書寫政企同心的時代答卷。這片紅色熱土上,黨建與發展的和弦愈發激昂,奏響著新型工業化的奮進強音。 。ㄊ薪浶啪止└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