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澴川大地萬物繁茂,處處涌動著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機械轟鳴的車間內熱潮涌動,焊花飛濺的智能化生產線晝夜不息,拔節生長的產業園區塔吊林立……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建設畫面,一處處緊張忙碌的生產場景,勾勒出一幅“千帆競發”的奮進圖景,響動著鏗鏘前行的發展足音。
今年以來,孝感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省“新春第一會”精神,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優越、空間要素充足、產業配套完善、文化底蘊深厚等優勢,強化支點意識、抬升發展標桿,奮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搶占發展制高點、塑造產業新優勢,以強烈的歷史擔當整體提升發展能級、發展速度、發展質效、發展后勁,加快建設武漢都市圈重要節點、漢襄宜“金三角”重要支撐、支點建設重要增長極。
6月10日,孝感算力產業園內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園區建設正處于沖刺階段。
作為一個總投資超50億元,由3D科學計算中心、設備生產制造中心、通信基帶芯片研發銷售總部三大功能板塊組成的高精尖項目,自開工以來便以“加速度”刷新“進度條”。
在項目首個建成的功能區——3D科學計算中心,12臺3D科學計算機排列有序,龐大的計算機正高速運轉。3D科學計算中心自4月投產以來,迅速對接數十家科研院所、高校實驗室及生物醫藥企業,已實現算力訂單近1億元。
“從2024年4月開工,到今年4月投運,僅用了不到1年時間!毙⒏兴懔Ξa業園項目總監杜康介紹,項目正按節點加速推進,預計今年8月底整體竣工交付,力爭年底實現設備全面進場、調試運行。
這樣的“速度與激情”,同樣在多個“項目戰場”同步上演。
在楚能新能源(孝感)鋰電池產業園電芯工廠以創新引領發展,實行“產學研一體化”模式,推動新能源技術革新。(全媒體記者李文勇攝)
在孝感臨空區,楚能新能源孝感鋰電池產業園內熱火朝天,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工業產值超500億元;在漢川,總投資173億元的五洲特紙的漿紙一體化項目加速推進,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超200億元;在孝南,總投資100億元的婺商華中精密制造項目建設正酣,致力于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精密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大項目接踵推進,發展脈動愈發強勁。當前,一個個項目正在孝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孕育出一個個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源”。
近年來,孝感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以“鋪天蓋地”的好項目招引“頂天立地”的大項目,謀劃和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支撐和拉動力強的優質項目,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建設進度條不斷刷新,重點項目的高品質也愈發凸顯。我市大力實施投資擴量提質行動,高標準謀劃一批百億級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思朗算力、雙環科技等一批億級重大項目,推動楚能新能源、應城鑫合達等一批企業沖刺百億元。
“新”,正成為孝感工業奔跑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的主題詞。
當前,孝感以“三線并進”戰略布局產業版圖:推動紡織服裝、紙衛包裝等傳統產業“發新芽”,加速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生強枝”,超前布局算力等未來產業“育新苗”,發展含“新”量十足。
——傳統產業加速煥發新生。
名仁紡織二廠自動絡筒機生產線上,工人正在查看設備運行情況。(全媒體記者焦志新攝)
在名仁紡織等企業的帶動下,漢川市90%以上的紡織企業實施了技術改造,累計投資40余億元,新建標準化廠房12萬平方米,購置先進設備1300多臺(套),產量提高20%以上,產品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金鳳凰紙業、雙環科技、麥當勞中國供應鏈(湖北)智慧產業園等一批行業龍頭也通過技術改造、建智慧工廠,實現擴能提質增效。近三年來,孝感累計實施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技改升級項目1000余個。
——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擴圈”。
在孝感,一批“星光閃耀”的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明星企業正以破竹之勢向“新”生長。
華工高理錨定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賽道,開發出一批“專精特新”產品,PTC加熱器占國內市場六成份額,溫度傳感器占全球市場七成份額;華工正源的光貓出貨量居全球首位;東電化的微型放電管占全國市場65%;航天三江手握一批新能源和無人駕駛領域的核心技術,持續為孝感制造業賦能……新興產業領域,專精特新企業“扎堆”涌現。
——未來產業正萌發新苗。
借力最強大腦,年產1500臺的“天問”機器人研發生產項目落戶孝感,與增材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項目、飛恩微電子年產600萬只壓力傳感器項目形成產業鏈配套;聚集思朗科技、聯光元和、近觀科技、德睿光電、元臻微電“五朵金花”,正全力攻關新型光通信、星地通信系統等一批“卡脖子”技術,3D科學計算中心探索引領數字經濟發展新路徑;?巳麪柤瘓FAI智能半導體產業園等一大批格局型項目加快落地、扎根……
產業體系向新圖強,發展才能以質取勝。在新舊動能轉換之際,我市奮力推動紡織服裝、紙(衛)塑包裝、鹽磷化工、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邁向制造業價值鏈中高端,加快培育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兩大戰略新興產業,搶抓新賽道風口,科學前瞻布局北斗、氫能源、算力、白激光等未來產業,以新質生產力打造發展新優勢,激活產業新動能。
5月22日,在“代辦秘書”魏能亞的幫助下,湖北久源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娜花了20分鐘完成網上資料填報。2個多小時后,該公司就拿到了“五證”,投資3億元的豆制品生產加工項目順利開工。
從簽約到開工,用時不到3個月,讓楊娜很驚喜:“感覺被推著向前趕,干部全程幫辦代辦,基本不用企業操心!”
營商環境是項目建設的“生命線”。近年來,我市堅定不移推進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五證同發”審批改革工作,自2021年首次推行“五證同發”至今,已助力608個工業項目實現“零等待”開工,撬動投資1656.58億元。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一樣不能缺少。近年來,我市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發展的關鍵舉措,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緊盯重點突破攻堅,持續擦亮“孝著辦”營商環境品牌,以營商環境的嚴標準、高成色、硬品牌,贏得了企業的“好口碑”。
在安陸,添涂科技新材料項目從考察到簽約僅用3天;在云夢,東霖木業生產項目,建設周期比計劃縮短200天;在應城,擁有多個世界領先頭銜的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地上、地下同時施工,已順利并網發電;在漢川,總投資12億元的湖北保灃制蓋項目,簽約17天即開工建設,9個月后開始試生產……
恒安紙業以昂揚的氣勢、奮進的姿態投入生產。(作者:楊莉 )
企業需求在哪里,服務就推進到哪里。市級負責人當服務企業“大掌柜”,70個市直部門包保114家市本級工業企業,組織開展產需對接活動50余場,幫助企業加強協作配套、開拓本地市場、暢通產業鏈供應鏈。開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項目銀企對接活動,22個項目獲貸26.2億元;落實中小企業商業價值信用貸款,向64家企業放貸1.5億元,授信戶數通過率達到44.5%,居全省第2位。大力實施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分年度培育產值過百億元、過50億元、過20億元、過10億元的企業,聚焦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建立優質企業雁陣梯隊。
緊鑼密鼓的干事創業節奏下,“工業立市”戰略扎實推進,“骨架”日益穩固,“血肉”愈發豐盈——
今年1至5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凈增93家,凈增數量排名全省第一。孝感紡織服裝正大步邁向千億產業,楚能新能源、新都化工、中一科技、華工高理、恒安紙業、金鳳凰紙業、五洲特紙等一批產業龍頭加速挺進50億級、百億級企業,高質量發展動能愈加強勁有力。
(記者 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