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晨曦穿透云層灑向荊州沙市機場,一架滿載直發航空快件的飛機騰空而起;
當夕陽余暉映照二廣高速,來來往往載著特色農產品的物流車隊川流不息;
荊州交通跨越式發展
當夜幕降臨鑼場鎮,荊州中通吉物流有限公司智能分揀線上的機械臂仍在精準抓取包裹;
……
長江之畔,荊楚腹地,一座現代化物流樞紐拔節生長。近十年來,荊州郵政快遞業務量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長,穩居全省第一方陣。今年上半年,全市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7億件,居全省第四位,郵政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4.4億元,排名全省第三位,行業呈現持續向好發展態勢。千年古城荊州正以“買全國、賣全國”的雄心,書寫著全國性郵政快遞樞紐建設的壯麗篇章。
樞紐崛起
從“地理優勢”到“戰略支點”
荊州自古以來便是南北商貿的咽喉要道。打開中國地圖,荊州處于地圖板塊中心位置,優越的地理條件讓荊州天然具備“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節點優勢。如今,隨著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布局的深化,這座古城正迎來歷史性機遇。
荊州港鹽卡港區
滬渝高速與二廣高速在此十字交匯;浩吉鐵路與焦柳鐵路穿城而過;荊州港作為長江中游重要港口,已開通近40條國內外航線;沙市機場的航線條條舒展,1.5小時航程即可抵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城市群。這座城市正構建起“水陸空鐵”四維一體的立體交通體系。交通網絡的硬核支撐讓從荊州發出的快遞到全國95%的城市能實現今發明至。
浩吉鐵路停靠荊州
除了地理優勢、交通發展的賦能,政策紅利的精準滴灌也使得荊州的全國性快遞樞紐地位日益凸顯。
荊州沙市機場
2024年8月,荊州與襄陽、宜昌共同入選國家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標志著其從區域節點躍升為全國性樞紐。
2025年6月,湖北省政府印發《湖北省推進郵政快遞樞紐布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在襄陽、宜昌、荊州等郵件快件日均處理量超過150萬件的地區建設全國性郵政快遞樞紐。
創新驅動
從“規模擴張”到“智慧引領”
走進荊州中通吉物流有限公司小件自動化分揀車間,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自動化的運輸履帶,成千上萬的快遞包裹在履帶上被自動分揀到不同的地區,偌大的車間只有1-2名工作人員在維護管理。
“以前我們需要十幾個員工人工分揀,一小時可分揀1800件貨,F在通過自動化每小時可分揀2200件貨。”現場管理人員介紹,通過智能化系統進行分揀,現在基本可以實現80%的無人化操作。
快遞分揀實現自動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攝)
近年來,隨著荊州水鐵公空立體交通網的齊備,快遞巨頭們紛紛看好荊州,一批現代化、智能化區域性分撥中心相繼落戶荊州。2024年,荊州中通鄂西南智能科技電商快遞產業園、圓通速遞智創園及鄂西南總部、京東荊州智能產業園、順豐荊州轉運中心、德邦荊州轉運中心等5家企業順利建成投產運營,年郵件快件處理能力由12億件提升至25億件,日均進出港處理能力約680萬件。
今年3月,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荊州二級郵區中心局開工,總投資3.2億元,建成后與武漢、襄陽形成“一主一輔一補”的省內集散節點,提高荊州郵件進出口時限一天以上。
科技賦能的日益深入使得荊州快遞業的智能化、綠色化程度不斷提升。
長江大學24小時智慧驛站
長江大學建成荊州高校首個全天候智慧驛站,實現全流程無人操作,取件時間縮短至30秒內,效率提升超150%。學生可隨時取件,解決傳統驛站時間限制與排隊難題。
荊州中通分揀中心裝機2.24兆的瓦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現并網發電,“快遞+光伏”讓快遞企業降本增效開始上新強度。
荊州承霖物流有限公司目前已更換10臺新能源車,與舊車相比,新車一年可節約成本50萬元,而且運營更安全。
……
今年以來,荊州持續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不斷提升快遞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郵政快遞企業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網點數量1359個,回收復用瓦楞紙箱數近300萬個,使用可降解塑料膠帶數量20萬卷,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98%。
產業蝶變
從“通道經濟”到“樞紐經濟”
沙市區岑河鎮荊州市紅葉針織服飾有限公司倉儲園區內,工作人員正在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隨著傳送帶的飛快運轉,一個個包裹被迅速傳送到對應位置,每天有上萬件嬰童裝從這里發往全國。
荊州快遞業輻射鄂西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攝)
沙市區岑河鎮聚集了350多家嬰童裝企業。憑借全國首批“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先行區”機遇,沙市區積極引導中通、韻達等龍頭企業在岑河鎮設立區域性總部,實現“分鐘級”響應,平均每分鐘200件嬰童裝發往全國,“快遞+制造業”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紅葉公司服飾制造與快遞業的雙向奔赴,是荊州進一步健全快遞支撐體系,加快推進快遞“進村進廠”工程的一個縮影。
目前,荊州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全市1476個行政村已建設村級郵政快遞綜合服務站1341個,覆蓋率90.85%,實現了農產品主產區的快遞服務100%全覆蓋,有力地帶動了洪湖蓮藕、江漢大米、松滋蜜柚、公安牛肉、三湖黃桃、監利小龍蝦等100多項荊州特色農產品通過寄遞渠道外銷到全國各地。洪湖市被確定為全省寄遞物流服務農產品上行7個試點縣市之一,洪湖蓮藕被評為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全年發貨量超千萬件。2025年1-5月,全市寄遞農產品達4500萬件,支撐產值近30億元。
荊州特色農產品通過快遞遠銷四方(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攝)
當洪湖的藕帶與沙市的嬰童裝共乘一趟快遞專列,當小龍蝦、螃蟹等鮮活農產品,通過“冷鏈+航空”實現從田間到餐桌不超過48小時,快遞業與產業的深度耦合,正在書寫“小包裹撬動大經濟”的荊州實踐。
從荊江之畔到全國各地,從傳統商貿到智慧流通,站在新時代的潮頭,千年古城荊州正以蓬勃之勢,加速邁向全國性快遞樞紐城市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