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夏糧收購旺季,湖北在首批10個試點縣(市、區)推廣的“兩農”信用價值貸款,為當地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提供了有力資金支持。
在京山市雄鑫家庭農場,滿載小麥的卡車正在過磅稱重等待出庫。每逢此刻,尋找周轉資金都是農場主曾令虎的頭等大事。
荊門京山市雄鑫家庭農場主 曾令虎:農場買肥買種,出車得200多萬塊錢,原來是用的房子做抵押,然后用倉庫做抵押,后來也用車子做抵押,很麻煩的,有時候還要人擔保。
過去,像雄鑫家庭農場這樣的農村資產,存在確權難、評估難、抵押難的困境。今年4月底,湖北創新推出農民個人信用價值和農村資產信用價值貸款政策,打破“抵押物決定貸款額”的傳統模式,轉而通過數據增信和財政增信對農戶或合作社進行“畫像”。這也是全國首個系統性破解農業融資難題的信用評價體系。曾令虎就憑借1000多畝家庭農場獲評A等級,拿到郵儲銀行100萬元貸款支持。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京山市支行行長 徐雅詩:針對“兩農”客戶開辟了綠色通道,全程線上操作,最快實現2日內放款。
作為全省11家試點銀行之一,郵儲銀行湖北省分行迅速響應,優化升級“產業貸”“蝦稻貸”等特色貸款產品,將其納入“兩農”信用貸專項產品系列。同時,省級和市州按1∶1比例,共同出資設立首期規模10億元的信用貸款風險資金池,對信用貸款風險損失實施補償,這種三級風險共擔機制也為銀行放貸裝上“安全閥”。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京山市支行行長 徐雅詩:(為銀行)設置了5%的風險警示率,8%的補償熔斷率,使得我們銀行能夠更主動、更大膽,更加可持續地加大對農民和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
截至7月4日,“兩農”信用運行平臺已審核發放貸款899筆,累計放款3.85億元,惠及781戶農民個人、118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
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協調處負責人 陳斌斌:進一步引導合作銀行,針對試點地區的資源優勢和特色農產品,因地制宜推出個性化金融服務和產品,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為我省農業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提供金融支撐。
(長江云新聞記者 祝如月 譚思為通訊員 陳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