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為民服務永無止境。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市上下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辦實事、解難題的具體行動,讓群眾真切感受到作風轉變帶來的新氣象。鄂州融媒今起開設“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辦實事解難題”欄目,通過一個個鮮活案例,展現各地各單位和黨員干部開展學習教育、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實際成效。敬請關注。
近日,在華容區三江港冷鏈物流基地轟鳴的工地上,項目工程部負責人楊曉東緊盯著施工圖,一個電話打來,讓他難以置信:“楊工,‘五證’辦好了,隨時來拿!”來電的是華容區住建局副局長鄧輝——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區政府指派的項目“首席服務員”。
就在幾天前的簽約儀式上,鄧輝向楊曉東承諾:“放心開工,‘五證’3天辦好,拿地即開工!”常年在外地做工程的楊曉東心里很懷疑:“少說也得兩三個月,甚至半年。3天?聽著像天方夜譚?!彼底宰龊么虺志脩鸬臏蕚洹?/span>
然而,鄧輝的承諾并非虛言。僅僅3天,楊曉東就在區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實實在在地拿到了《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設計方案批復》《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5本沉甸甸的證書?!鞍准埡谧郑蠹t印章!這速度也太快了,搶出了至少3個月黃金工期!”楊曉東的疑慮瞬間化為驚喜。
驚喜不止于此。鄧輝在代辦審批時,還“順手”梳理了項目配套需求。水、電順利接入,但燃氣環節卻卡了殼——項目所在地當時未規劃燃氣管網。這意味著企業需自費鋪設數百米管道,成本超百萬元。
“初期壓力不小啊?!睏顣詵|犯了愁。得知情況,鄧輝立即化身協調員,拿著規劃圖,聯合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區住建局,多次跑燃氣公司?!胺磸蜏贤ǖ暮诵木鸵粭l:這是區里的重點項目,配套必須跟上,負擔不能轉嫁給企業。”鄧輝回憶道。
經過一周密集溝通和現場勘查,燃氣公司最終被說服,不僅免費將管網鋪設至項目紅線,還順勢優化了周邊布局,為未來企業預留接口。“鄧輝這一‘順手’給我們省了100多萬元,更讓我們看到政府的眼光長遠,這‘定心丸’比什么都值!”楊曉東感慨道。
鄧輝的高效服務,源于他“首席服務員”的身份。今年初,我市出臺《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首席服務員”管理辦法(試行)》,精選熟悉政策、責任心強的干部擔任“首席服務員”,賦予其崗位審批權,提供“一對一”“全生命周期”的保姆式服務,原則是“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首席服務員’不是花瓶,要干實事,為企業解難題?!比A容區發展改革和經濟信息化局局長尹奇志介紹。目前,該區609名“首席服務員”已覆蓋重點企業和項目。他們人手一本服務賬本,實行問題建賬編號、解決督導掛號、反饋跟蹤銷號的閉環管理。每個問題解決后,企業可填寫簡短“嘉獎令”記錄實效。1至6月,該區為企業解決問題154個,收到企業“嘉獎令”120份。
“服務好不好,不看匯報看‘賬本’。”尹奇志說。楊曉東和鄧輝的故事,正是這本“賬本”上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獲得感的一個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