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長江觀察》,我們聚焦固定資產投資領域。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5%,高出全國3.7個百分點;從省級層面看,湖北在經濟大省和中部地區中均排名靠前;和自身比,較去年同期提升0.6個百分點。增速亮眼,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來看記者觀察。
位于孝感的長江3D科學計算中心,是全國超算算效等級第一的算力中心,運營僅一個月,就已拿下3100多萬元訂單。三公里外,算力生態鏈產業園也正在抓緊建設,預計8月份交付,一個百億級數字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記者 陳芯蔚:在填寫來訪登記表時我們發現,短短一個月內就有超過70組客戶來到這里參觀考察,平均每天要接待三四撥人。吸引他們紛至沓來的,正是湖北超前布局的算力“硬實力”。
算力“硬實力”的爆發,是湖北把握“天時”的縮影。乘著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東風,湖北加速布局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武漢超算中心(二期)等重大項目加速推進,長江3D科學計算中心正式運營。眼下,成效已然顯現:今年1至5月,全省新增智算1157P,預計下半年再增4125P,網絡運載力水平躍居全國第三。
長江3D科學計算中心項目總監 杜康:到2027年是要建成100臺的規模,把孝感打造成為中部的算力城,以及全球的科學計算之都。
今年上半年,湖北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投資增長63.8%。算力產業的突飛猛進,正是湖北攻堅重大項目的典型范例。而要將戰略機遇轉化為發展勝勢,還需要“地利”與“人和”的雙輪驅動。今年初,湖北以“新春第一會”吹響沖鋒號,部署能級跨越、科創引領等“七大戰略”,全省掀起拼搶熱潮:宜昌干部住進工地板房,搶抓東部產業新區建設;荊門一個月為億緯動力騰出2000畝用地,一個月為長城汽車招工6000人,創下“荊門速度”。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荊門研究院院長 苑丁。2012年落戶到荊門,在這么多年中,實現了跨越發展。在億緯的帶動下,30余家企業落戶到了荊門,共同打造華中地區新能源鋰電產業的發展高地。
精準把握“天時”、充分釋放“地利”、凝聚“人和”之力,湖北將國家戰略轉化為一個個落地項目。今年上半年,長飛先進武漢基地首批碳化硅晶圓下線、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揭牌,一批重點項目投產達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湖北省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副處長 鄧思星:全力推動投資穩定增長,在全國率先建立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項目開工率、竣工率、結算率較改革前提高20個百分點以上。
(長江云新聞記者 李慧 陳芯蔚 金若晗 沈欣 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