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井社區位于恩施州鶴峰縣城,因人口密集、設施陳舊,矛盾糾紛呈現多元、繁雜的特點。
深入開展學習教育以來,鶴峰縣紀委監委駐白鶴井社區工作隊隊長關紅翔,始終聚焦群眾需求,把一件件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在急難險重任務中,他更是沖鋒在前,用行動踐行“為民解難”的初心。
這位駐社區幫扶的“外來人”,也被白鶴井社區的居民們親切稱為“關侄兒”。
01
7月19日下午,關紅翔像往常一樣來到白鶴井社區巡查,在一棟河邊的老舊房屋,他關切地詢問居民:“您現在感覺還好吧?淹水的損失都處理得差不多了吧?” 居民感激地回應:“多虧了關隊長! 這簡單的對話,背后是一個月前那場驚心動魄的防汛救援。
白鶴井社區是恩施州鶴峰縣容美鎮最為老舊的社區,1平方公里的轄區里居住1萬多人,老齡人口多、流動人口多、村社交叉多,且緊鄰溇水河,防汛壓力極大。2025年6月18日至20日,鶴峰縣48小時降雨量超過500毫米,溇水河水位快速上漲,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險陡增,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6月19日晚,暴雨如注,溇水河水位持續攀升。居住在老審計局宿舍一樓的柳佳一家尚在睡夢中,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察覺。而此時,洪水距離他家窗臺已僅40厘米,情況萬分危急。關紅翔主動請纓擔任社區黨員突擊隊隊長,帶領20余名黨員干部在漆黑的雨夜中穿梭巡查。在巡查到柳佳家附近時,他敏銳地察覺到危險,立刻帶領隊員挨家敲門。
柳佳回憶道:“11點多我們還在睡 ,突然聽到很大聲的敲門。關隊長他們跟我說,雨水可能會翻堤,有很大危險,要我們立馬撤離。我身上有傷,尾椎骨裂,彎腰都疼,外婆年紀也大,走路很麻煩,如果沒有他們,根本無法緊急撤離! 關紅翔看到柳佳一家的困境,迅速安排隊員分工:一名女隊員幫忙給柳佳的外婆穿衣服,他則和柳佳一起攙扶著老人向外轉移!拔規緵]辦法,靠關隊長才能跟外婆一起出去。老年人腿腳走不快,差不多是一步一步走過去,關隊長他們身上都濕透了! 柳佳的話語中滿是感激。
在關紅翔的帶領下,隊員們爭分奪秒,6個多小時內緊急轉移29戶48人。最終,轄區無一人被困、無一車被淹。關紅翔在防汛期間表示:“對沿河的居民進行入戶走訪和宣傳,重點是針對低洼處,停車的地方,讓居民把車移走,低洼處居住的居民,讓他們盡早把財產轉移走,再就是把人員轉移走,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白鶴井社區黨員突擊隊的愛民行動受到央視《新聞聯播》報道,關紅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02
作為駐村幫扶的 “外來人”,關紅翔始終將居民需求放在首位,尤其關注老人和特殊群體。57歲的吳春蘭獨自照顧中風的老伴,他們居住的老房已被納入拆危改造范圍,但老人因住慣了不愿搬遷。關紅翔得知情況后,一次次上門,陪老人拉家常,耐心地給老人講解安置房的便利之處,比如有電梯,出行會更加方便?紤]到老人無人看護,裝修期間諸多不便,關紅翔主動承擔起盯裝修進度的責任。
他每天都會到裝修現場查看,及時和老人溝通進展,讓吳春蘭十分感動:“小關加班加點做事,我們都看在眼里,他就像自家人一樣!
針對社區老舊房屋漏水、電路老化引發的鄰里糾紛,他也總能及時化解。居民張蘭芝從外地就醫返鄉后,因鄰居空調外機緊貼窗戶導致噪音、漏水問題與鄰居爭執。關紅翔上門查看后,分頭溝通協調,最終促成鄰居移機,雙方和解。駐社區一年間,他調解的類似糾紛已不計其數,用行動贏得了 “關侄兒” 的親切稱呼。
03
剛到白鶴井社區時,面對1平方公里內1萬多居民的復雜情況,關紅翔并沒有感到迷茫。他堅持每天穿梭在社區的狹小巷道里,挨家挨戶了解情況,把居民的需求和社區的問題一一記在心里。
為了讓服務更精準高效,關紅翔想出了 “一圖一表” 的好辦法。他在航拍圖上用藍線仔細劃分網格,再配上對應的表格,將每戶居民的信息、遇到的難題都清晰標注。這張手繪般的網格圖,就像一條紐帶,把社區和居民緊緊連在一起。借助它,關紅翔能快速聯合網格員、幫聯單位,及時解決居民的困難。
關紅翔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讓 “一圖一表” 發揮出大作用,也讓白鶴井社區這個老舊社區充滿了幸福的味道。他用自己的堅守和創新,詮釋了基層干部的擔當,成為了居民心中當之無愧的 “幸福守護者”。
正如關紅翔所說:“社區是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關鍵在‘實’字。解決好群眾的小困難、小問題,就是最大的成績。”他用 “踏踏實實干” 的作風,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基層治理實效,也成為鶴峰縣434名基層干部服務群眾的縮影。
(長江云新聞記者 李亞敏 肖璇 編輯 桂亮 美編 邱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