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通訊員 楊鵬程 郝靈子
近年來,隨州市總工會按照市委、省總工會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部署要求,通過“三個強化”,扎實推進集中攻堅行動走深走實、取得實效。
強化黨建引領,優化頂層設計,構建全方位“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大格局
突出“黨工共建”。市總工會積極爭取各級黨政的重視和支持,把新興領域工會“兩個覆蓋”納入各級黨政整體工作決策部署中,在信息摸排、建會入會、陣地建設等環節與黨建任務一一對應,共享臺賬、同步組建、陣地共建,確保工會組織覆蓋目標與黨建“有形覆蓋、有效覆蓋”同向同心同時發力,確!包h建到哪里,工會就跟進到哪里”。健全各級工會與政府聯席會議制度。選優配強工會主席,推動黨工共建制度有機銜接。
優化頂層設計。緊扣全國總工會、省總工會“559”工作要求,聚焦新興領域工會組建,調研制發《2025年全市推進新興領域工會“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全市推進新興領域工會組建暨核心商圈組建工會聯合會的通知》等,進一步明確全市新興領域工會“兩個覆蓋”集中攻堅行動的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及工作要求,確保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全域動員部署。年初,召開全市工會“兩個覆蓋”集中攻堅推進會。特別是5月8日全省工會“兩個覆蓋”現場推進會后,及時向市委和有關領導匯報,并在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傳達省總工會會議精神,再動員再部署。市總工會成立以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工作領導小組,各縣級總工會相應成立工作專班,全市構建了“市總統籌、市縣聯動、專班推進,穩打穩扎”的工作格局。
強化排查摸底,建立工作臺賬,掌握精準實“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大數據
全面甄別摸排。組織各級工會積極主動與本級黨委社工部、人社、民政、市場監管、統計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聯動機制,利用大數據平臺,對本域新興領域進行“拉網式”全面走訪摸排、甄別核實,重點對25人以上企業、社會組織進行地毯式核查摸底。
建立科學臺賬。統一印制《全市新興領域暨“三有”企業(新社會組織、新就業形態)建會入會排查臺賬》,形成企業名稱清、地址清、規模清、性質清、職工人數清、經營狀況清、工會組建情況清、建會入會意愿清、聯系方式清“九清”臺賬,并動態監管,為精準建會入會提供翔實可靠的數據支撐。
掌握工作底數。全市排查出符合建會條件的“三有”企業725家、職工56633人,未建會企業142家,其中“規上”且職工50人以上企業123家,未建會17家、破產4家;新社會組織287家,其中未建會75家;全市累計發展貨車司機等新業態會員25505人,其中“兩司兩員”會員7669人,完成省總3000人目標任務的391.2%。
強化建會入會,精準分類施策,取得穩準亮“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大成果
逐一建會銷號。通過“數據比對+常態覆蓋+集中攻堅”等方式,對全市217家未建會單位逐一核實分類,制定重點攻堅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分工,分片督導包保。7月起,全市工會開展為期5個月的建會集中攻堅行動,動員市縣鎮(街道、開發區、樓宇)三級工會干部對照責任清單,逐一上門走訪,深入宣傳發動,實行建會銷號。
典型帶路引導。針對企業、社會組織、新業態群體情況復雜及建會難度大等現實問題,市總組織基層工會干部代表赴武漢青山區、宜昌、成都等地學習取經。組織5批次80余人次的縣級工會干部到市交通貨運、市郵政快遞等標桿行業工會聯合會進行現場觀摩交流,相互取長補短,進行實踐探索。
創新建會模式。全力持續推進“會站家”一體化規范化建設,統籌建好用好工會服務陣地,確保條件成熟的企業(組織)應建盡建。重點采用“三建”模式,通過“重點建”推動在隨重點企業和社會影響力大的新社會組織普遍建會;通過“行業建”成立各層級新興領域行業工會聯合會或聯合工會;通過“兜底建”最大限度吸納新業態勞動者入會。截至7月15日,全市“三有”企業已完成建會583家,建會率達到80.41%;職工入會50444人,占比為89.07%。其中“規上”且職工50人以上企業建會102家,占比為82.92%。完成新社會組織建會212家,建會率73.87%。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