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隨州,有這樣一個窗口:群眾辦事少跑腿、企業發展添動力,歷史遺留難題迎刃而解,“黨建紅”與“服務暖”交融成最動人的風景。這便是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一個以“黨建領航”為舵、以“五心服務”為帆,在為民服務賽道上持續領跑的先鋒集體。近年來,該中心錨定“便民、規范、廉潔、高效”目標,將黨建基因深植登記業務全流程,讓“民生清單”變“幸福賬單”,鍛造出獨具特色的黨建先鋒品牌。
鑄魂立心:以榜樣為燈,點亮品牌坐標
“周德亮同志常說,‘登記窗口是民心窗口,服務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痹谑胁粍赢a登記中心的黨建文化墻上,“全國最美登記人”周德亮的話語熠熠生輝。 中心以周德亮同志的先進事跡為精神內核,精心打磨“‘亮’旗領航・勇‘登’先鋒”黨建品牌,同步推出“微笑登記‘美’一天”服務品牌。如今,這兩面品牌旗幟已成為隨州不動產登記的“金名片”:黨員胸前的黨徽與窗口的“微笑服務”標識交相輝映,“每辦一筆業務,就是一次初心踐行”成為全體工作人員的共識。 提速強心:以改革為刃,跑出服務速度
“以前辦抵押登記要等好幾天,現在提交材料后,當場就能拿到證明!”在市政務服務大廳不動產登記窗口,市民王女士的感嘆道出了服務效率的蝶變。這背后,是中心黨支部一場場“頭腦風暴”催生的改革動能。 “群眾多等一分鐘,心里就多一分急。咱們必須啃下‘減環節’這塊硬骨頭!”該中心黨支部書記的話擲地有聲。黨員們主動放棄休息時間,組成攻堅小組,圍著登記流程圖紙“挑刺”:“能不能把登記、交易、繳稅三個窗口合并?”“系統數據能不能打通,少讓群眾報重復信息?” 歷經3個月的論證、調試,“一窗受理、集成辦理”流程正式落地:群眾只需到1個窗口、提交1套材料,一般登記業務從3個工作日壓縮至1小時內出證,抵押登記實現“即時辦結”。這一改革不僅讓群眾滿意度提升至90%,更讓中心獲得湖北省自然資源廳通報表揚,連續多年在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優化營商環境財產登記指標排名中穩居第一方陣,今年1月更是獲評“全國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窗口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單位”。 惠企暖心:以創新為橋,傳遞營商溫度
“多虧了‘帶押過戶’,我們公司省下2000多萬元過橋資金,正好用來上新生產線!”湖北某裝備制造企業負責人的感激,是中心“貼心服務”的生動注腳。 為破解企業和群眾“賣房先贖樓”的難題,中心黨支部以“黨建+業務”融合為抓手,黨員帶頭啃下改革“硬骨頭”。2022年,在全省率先試點“不動產+金融服務(帶押過戶)”,中心黨員設立的“企業服務專員”逐家銀行對接、逐筆業務跟進,用“案例講政策、數據算明白賬”的方式,打消金融機構顧慮。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計辦理“帶押過戶”業務74筆,為市場主體減輕過橋資金壓力超億元,該舉措被省政府列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標桿案例。黨員們還創新推出“全程代辦”“預約上門”等服務,中心“企業服務專員”對接的大型企業,實現全程“零跑腿”,讓企業真切感受到“黨建引領下的隨州溫度”。 攻堅誠心:以擔當為鑰,破解民生難題
“終于拿到房產證了!”2024年底,曾都區某小區居民李大爺捧著紅本本,激動地向“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的黨員們道謝。這是中心破解歷史遺留問題的一個縮影。 面對部分小區“辦證難”的“硬骨頭”,中心黨支部在2023年3月全省首創“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同步建立“窗口受理—支部會商—黨組督辦”三級會審機制。黨員攻堅小組化身“問題偵探”,挨家挨戶摸排、跨部門協調,幫群眾對接相關部門補材料;主動上門收集、全程代辦。某小區因歷史原因擱置辦證多年,中心黨員們連續3個月周末加班,梳理出詳細的問題清單,最終推動200余戶居民順利領證。2024年以來,已為28個小區、2024戶居民解決了“登記難”問題。截至目前,該中心形成5個典型案例和3項操作規范,改革經驗獲省委主題教育巡回指導組肯定,登上《中國自然資源報》。 扎根細心:以常態為基,延伸服務觸角
“小周啊,多虧你上次講的辦證流程,我兒子順利辦好了登記!”在曾都區東城街道天后宮社區志愿服務現場,老人拉著“德亮先鋒志愿服務隊”隊員的手不住道謝。這支以周德亮命名的服務隊,是中心黨建扎根基層的鮮活載體。 中心黨支部將志愿服務與業務宣傳深度融合,黨員們定期走進社區、園區,開展“登記政策進萬家”活動,為孤寡老人提供上門登記服務,參與社區環境整治……從2015年成立至今,中心黨員累計開展上門服務、綠色通道等便民活動1500余次,2025年被湖北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第十批湖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集體”。點滴行動中,黨的溫暖如春風化雨,浸潤群眾心田。 如今,走進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市級文明單位”“先進窗口”“雷鋒示范崗”等榮譽牌匾熠熠生輝。黨建引領下,這里的每一面旗幟都彰顯擔當,每一次服務都傳遞初心。未來,該中心將繼續以“亮旗領航”凝聚奮進力量,用“五心服務”書寫為民新篇,讓黨建先鋒品牌為推動全市支點建設貢獻更多隨州不動產力量。 。S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供稿)